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屏東永樂社區 - 周倖守

我們每個人生而在世,不知道會遇到多少各式各樣的人,也會以各種方式相遇,但有種人總會讓你感到窩心和感動,因為他們總是願意默默為人無私付出而不求回報,曹媽(本名卓瑞玲)就是這次蹲點活動中讓我感受最深刻的人。

  

「從台北嫁來屏東的新娘」

對於早期的一個都市人來說,要遠離市區走進鄉村其實是需要勇氣的,在幾十年前那資訊和交通不發達的年代,都市人並不像今日可以隨時有空下鄉走走,更何況是台北和屏東這樣天南地北的距離;但人之間的緣分就是會如此奇妙,兩個生活在完全不同領域的人,在某年某日的一次巧遇,就足以種下往後結婚生子的種苗。年輕時的曹媽和在台北唸書的曹爸,從相識到相愛,兩人透過書信交往了數年之後,曹媽最終答應了曹爸的求婚,鼓起勇氣,決定從繁榮的台北嫁到屏東這個窮鄉僻壤之地,也因此,她的生活有了180度的大轉變。

 

「剛來的時候很害怕,每天都哭」

儘管來的時候充滿勇氣,但到了之後才會發現事情往往沒有想的這麼簡單,在曹媽剛嫁來的時候,林邊還沒有社區發展協會這些組織,那時的林邊是個連路燈都缺乏的偏僻地方,如今人來人往的社區活動中心在那時是個雜草比人高的荒地,夜晚時又是漆黑一片,曹媽說起這地方時還不斷地說:「太可怕了」。不管怎樣,對於曹媽來說這裡都比以前住的地方差太多了!每天看著窗外的烏漆嘛黑,不禁想起台北街道的霓虹燈,在這地方,晚上七點就好比台北的晚上十二點,不只外面人煙稀少,連空氣中傳來的聲音都如此安靜,所以一開始曹媽很難適應這樣的環境。也許是害怕、也許是想家,心裡倍受煎熬,曹媽總是不自禁地悲從中來,不過還好身邊有曹爸的陪伴和鼓勵,兩個人在一起,精神上總算有了依靠,心裡才因此堅強起來,在難過想家時,才可得到一絲慰藉。隨著時間久了,曹媽終於慢慢習慣了鄉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也開始熟悉這陌生的地方,慢慢融入其中。

IMG_0432.JPG

「以前過得很苦,現在都熬過來了」

早期的生活並不好過,曹媽的先生曹聖琪是個雕刻師傅,在現代經濟發展起來之後,這種傳統手工藝的生意也逐漸沒落,因此家裡的經濟並不算好;而且在林邊,客源並不像都市這麼廣,雕刻生意很難做得起來,三個孩子要上學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沒學過什麼特殊技能的曹媽,為了生計也輾轉換過許多工作,甚至到夜市裡面擺攤賣甜不辣,但最後也因為生意不好都收了。就這樣熬過了好幾年,曹爸和曹媽為了這個家一直努力地撐著,直到後來將店舖改到隔壁較顯眼的位置,來看商品的客人才多了起來,生意才逐漸有了改善。目前曹媽和曹爸一起經營一間「聖豐雕刻社」,另外也和別人租借一個園地來栽種蓮霧,雖然因此日子過的更辛苦,但每年多了一筆收入,生活已經較為穩定。此外,看著在異鄉唸書的孩子也健康平安的長大,辛苦的一切彷彿都有了回報。

IMG_1355.JPG

「剛開始也是什麼都不會,就多問多看慢慢學起來」

對於蓮霧園和雕刻,這些曹媽一開始當然是完全不懂的,但看著曹爸一邊做就一邊學著怎麼雕,如今曹媽已經刻了一手好字,所以也能分擔曹爸的工作。而蓮霧園也是一樣,曹爸和曹媽都是新手上路,只好請教其他種植蓮霧園前輩才慢慢做起來,不過蓮霧是種很容易受傷的水果,需要非常用心的照顧才能長出外表和內在兼具的黑珍珠蓮霧,所以很怕遇到颱風或是豪雨的天氣,一不小心往往就會損失慘重。八八水災時,不止蓮霧園被水淹沒,連店裡也被淹了一層樓高,為此,曹爸和曹媽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將店裡和蓮霧園整理好。

 

有一次我們到曹媽家中作客,有對夫妻前來探望她,一問知道才知道是曹媽的乾兒子,樂善好施的曹媽雖然生活並不算富裕,但為人慷慨又有正義感,只要見到別人有困難絕對不會坐視不管。有一對住在她家附近的姐弟,因為家裡經濟有困難,曹媽就主動去照料他們三餐,待他們如親生的一般;在蹲點期間,曹媽也常常擔心我們肚子餓了不知道有沒有吃東西,所以時常邀請我們去她們家吃飯,我跟茶米為了不辜負曹媽的好意,每次都將整桌的飯菜給吃個乾淨。看到曹媽高興的表情,我們也都為此覺得吃這麼撐很值得,而且每當我們採訪上遇到困難,曹媽總是會以在地人的角度來給予我們建議,對於紀錄片的誕生提供很大的幫助。這樣一個熱心助人的個性,也給曹媽帶來了好人緣,除了每天都有許多人會到他們家中作客泡茶外,還有許多受過她幫助的人認她為乾媽(包含我們在內),儘管現在我們已經離開了林邊,曹媽還是時常透過網路和電話關心我們的生活。

 

我覺得,所謂強大的人,並不在於他有多少力量,或是會做多少事,而是能夠自始至終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被環境打敗,從曹媽身上,看到了她對做人的一種堅持和態度,儘管遭到了這麼多的挫折和困境,她卻始終沒有改變熱於助人的個性。這世界有能力和財力的人多不勝數,但又有多少人會像曹媽這樣,願意主動去幫助他人?也許是社會新聞各種負面的事件層出不窮,使得我們學會自私才能保障自己利益不受別人欺負,對此我並無法改變社會的現況和價值觀,但至少我了解到,不管這個社會怎麼樣,我們都不應該放棄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互愛的道理。

作者小檔案

周倖守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周倖守,苗栗人,目前就讀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系。興趣是攝影,喜好旅遊和拍攝關於社會人文的題材,對於紀錄片還是新手的姿態,希望能發掘更多台灣各地的動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