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台東卡大地布部落B組 - 李欣宜

卡地布的故事怎麼說也說不完,所以我說來卡地布真的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每天,快樂、悲傷、窩心、反省、無奈與沉重…這些身為一個完整人類該有的情緒反覆交替著,但我可以說,我活得很完整,活得像個「人」。在台北總有忙不完的事,情緒大多是緊繃而焦慮的,歡笑或悲傷,就像新鮮空氣和滿天星空一樣稀罕。

 

八月的台東 哪裡需要冷氣?

我們來到卡地布的時間剛好是七月小米收穫祭結束後,這時候的卡地布看起來就像個和樂融融又平靜的小村莊,孩子在巴拉冠的草地上奔跑嬉戲,小狗小貓沿著街道相互追逐,白天艷陽高照,但只要坐在樹蔭下便一陣爽涼。這時候和大夥兒烤肉喝酒唱歌最為快意,晚上涼風徐徐,夜空星光點點,這時候的台北在做什麼呢?想必是躲在家裡看電視上臉書或看影集吧。

 

這些東西卡地布也都有,但人們卻選擇走出家門,拉著板凳作夥被蚊子咬一起聊天,此時若你已筋疲力盡,走在晚上的卡地布可得小心點,這裡沒有搶匪壞蛋,但你得小心不要被攔下來喝個幾杯卡地布長島冰茶(米酒+綠茶),否則沒喝到夜幕低垂,卡地布的勇士們是不會放過你的。

 

八月的卡地布,平凡卻深刻

我們很幸運能在祭典過後來到部落,因為如此更能觀察到卡地布人的生活樣態和精神,熱鬧非凡的祭典令人印象深刻;但在祭典之外的大多數時間,卡地布的人們就像我們一樣也要上班上課,不一樣的是,這裡的一切都很簡單不複雜,餓了就去吃第二條路的米苔目,渴了就喝叮哥或蔓茶鋪,或者往巴拉冠去也可以,肯定有人可以把你餵飽。

 

宗哥和皆興哥都說,卡地布已經是個很幸福的部落了,因為比起其他原住民部落,這裡的文化保存得還算完整,雖然這些年來也一直在與現代生活拉鋸,但整體來說,因為上一代的努力,精神文化仍存續在年輕一輩的心中。所以孩子們總是哥哥姐姐的稱呼我們,絕不會因為跟我們熟了就失去分寸,即使是叔叔伯伯、甚至是阿公阿嬤之間,依然不忘稱謂,卑南族的階級制度之嚴明可見一斑。

 

但在和平的表面之下,部落也正面臨許多沉重的挑戰。這些故事,我們也許無法在影片中細說分明,但這些問題才是我們最想告訴每個人的——無論是卡地布的大家還是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我不怕說出這些故事,它們也許不美麗,但卻很真實。

 

政府資源與部落公共事務的兩難

也許看不出來,但原意「在一起、團結」的卡地布,這些年來正面臨分裂的危機。因為太過豐沛的政府資源湧入,部落屢次獲得公家單位的提名與獎項,因此有充裕的經費得以執行一年到頭大大小小的祭典、管理巴拉冠園區,但就像所有團體一樣,一旦牽涉到金錢,一切都無法單純。資金讓部落事務得以順利運行,卻也造成家族之間的猜忌,人與人之間,好像無法回到當初那個為部落奉獻不求回報的時候了。就好像皆興哥說的:「(資金)太多太多了,多到我的祖靈都想要離開這塊土地了…我們應該把這些錢給更需要幫忙的部落,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買不到的。」

 

拒絕遷葬,捍衛祖靈

還有這兩年的遷葬議題,因為台東市政府想要在卡地布的祖墳(第六公墓)開發觀光公園,強迫族人搬遷祖墳,引起卡地布族人的強烈不滿。今年九月以來,更陸續爆發了好幾次衝突,直到現在,事情還是沒有顯露出解決的曙光,

 

還有好多其他沉重又無奈的話語,無法一一被訴說,卡地布讓我成長,給我感動,所以我為他們所面臨的嚴峻現實而心疼,看到他們為了捍衛祖靈信仰而奮戰,在電視螢幕前我激動的快掉下眼淚,為什麼?我只不過去了15天啊。

 

我也不知道,也許是因為拉罕(祭祀長)把我們當成自家人看待,也許是因為他們總真心與我分享一切,訴說心底話,所以我也好希望將他們的吶喊傳達出去,讓他們被看見,讓卡地布再團結,讓卡地布「在一起」。

 

去過不少地方,認識的人不算少,告別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但我知道這一次,當妳抬起臉睜大眼睛問我「姊姊~你會再回來嗎?」我可以踏實而篤定地說:「會。」因為我把部分的自己也給留在這邊了吧。

作者小檔案

李欣宜
國立台灣大學

雙子座B型,愛說話,所以想當記者,因為可以強迫別人聽我說話,順便賺錢。
國中生的外表,中年男子的聲音,還有一顆人老珠黃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