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台南菁寮教會 - 許雨晴

無米樂,崑濱伯(中)無意間說出的三個字,不僅述盡了農民樂知天命的精神,也讓更多人認識了台南後壁。菁寮老街是當地的一大景點,週末的老街,多了幾間在平日不曾營業的店家和少許遊客的吵雜聲,這條沒有被過多商業氣息所抹滅的嫁妝街,依然仿照了舊時「牛車迎親」的婚禮,以讓遊客體驗當地獨特的傳統與文化。

  在沒有過多人煙的菁寮,放眼望去,是遍地的農田。田裡開著農用車的阿公、頭頂斗笠彎腰插秧的阿嬤、田園小路間的麻雀、早晨炙熱的太陽,是菁寮在夏日裡常見的風景;午後的滂沱大雨、傍晚的橘紅晚霞和午夜的蛙叫聲,凸顯了小巷街弄中的寧靜。在菁寮一片綠色的田野間,佇立著特殊的三角形建築,別具風格的菁寮天主堂有位來自法國南方的韋神父,一口流利的台語不僅與來自西方的宗教故事毫無違和,反倒在神父身上看見他受到台灣最在地的洗禮。在菁寮,人們日常之間的對談幾乎都是台語,也因為老人居多,在週末販售米麵包的「稻稻來」在平日時有老人供餐的服務,以繳交月費的方式讓當地的獨居老人可以享用到營養均衡的餐點,此外,也增加了在地婆婆媽媽的工作機會。

IMG20190728082518.jpg

  「米」,全台灣最大的產地來自台南後壁。某條小巷中,可以發現「米絞」的身影,米絞是舊式的檜木碾米機,現在依然運作的這台碾米機即使產量不及現代的機器,卻可以看見製米機具的演進,傳承後雖然已不再是主人家的主業,卻也代表著傳統的延續。割稻飯,是早期種稻的農業社會中,當農忙人力不足時,總會相互幫忙割稻,在稻米採收後,主人家會準備割稻飯和豐富的配菜感謝來幫忙的親友。菁寮的割稻飯料理,讓遊客們認識與體驗過去這樣純樸的農村故事和人們之間的人情味。不過隨著替代食品的增加,現今人們對米的需求量下降,因此近年來在菁寮逐漸出現了創新的米食,稻稻來的米麵包就是其中之一。另外,選用在地的米和講究天然又健康的創新米食,還有米餅、米香、米漢堡、米穀粉….等。同時,在地媽媽手工縫製的茄芷袋,經改良後造型更加多元,更精緻的樣式也具時尚品味。米食和茄芷袋文創的產業,都可以發現當地居民的創意和想帶動社區發展的精神。

1213996678_x.jpg

  台南後壁的菁寮,距離新營市區的車程約十五分鐘,沿途中路邊低頭拔草的阿嬤、沒有戴安全帽的騎士、阿公的雜貨店....一切的人事物都毫無虛假。假日的遊覽車帶來了零星人潮,同時也對當地一些居民帶來困擾;國外旅行社的來訪與踩點,對在地推廣的公關帶來了希望。一個保有歷史和特色的社區加上當地人民致力推廣的觀光活動,努力的目標是讓更多人認識、體驗我們吃的每一粒米得來不易,也讓大家看見菁寮最原始的風貌。

作者小檔案

許雨晴
臺北市立大學

一個來自鹿港小鎮的女孩,滿滿的好奇心、探索世界的渴望

喜歡大哭、喜歡大笑,每個時刻的喜怒哀樂,是新鮮的日常

喜歡旅行、看見人群,彼此間的互動和交流,是奇妙的連結

喜歡天空、大海和草原,徜徉在大自然裡,是最平凡的享受

喜歡吃、喜歡動,凍滋懂吃,口裡心裡的酸甜苦辣,是回味

 

每個感受、每個當下,每道美食、每一公斤,都值得被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