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花蓮魯巴斯部落 - 【魯巴斯日記第十九章|不會狩獵是不是就不能文面了?】
「我們常常說要回復傳統,可是我們又不是那個時代的人,講得也不夠精準,只能說聽爸爸媽媽、阿公阿嬤講的。」西林國小胡永寶校長緩緩道出,現今推動民族教育常面臨的難題。
在太魯閣族的習俗中,「文面」代表成年及其成就的標記,沒有文面的人將無法得到族人的尊敬與認同,更無法論及婚嫁。不過如今這樣的文化習俗已不再沿襲,但卻仍具有相當重要的歷史意義。胡永寶校長表示,相比起「紋」面,他更喜歡將其稱為「文」面,「因為『紋』比較屬於表象的藝術,類似畫這樣;可是如果用『文』,它是有故事、有更深的文化意義。」
「大概是在四歲到五歲的時候,不管是男生女生,都會在額這邊先有一個文面。」胡永寶校長解釋,這個額文不僅是族群的識別證,也是一種身分的認同。文面具有一定的規矩,男子必須成年,並且是一位勇士,才可在額頭和下巴文面;女子則必須會織布,且擁有良好的德性,才可在額頭及臉頰上文面。
胡永寶校長分享曾遇到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們不會打獵,老師那我們是不是都沒有辦法被紋面?」胡校長莞爾一笑解釋,其實狩獵的目的是為了要養活家族,「也就是你可以獨當一面,面對挑戰可以隨機應變,然後有謀生、保家的能力。」他認為,隨著時代變遷,在討論文面時,應該要深究其背後的文化意涵,只要符合這些條件,「理當就可以成為真正的Truku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