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馬祖南竿鄉馬港社區發展協會 - 《島上最後的身影》

妙筆生花

今天早上,我們參加了社造計畫的第二堂課──「塑膠袋多循環」。

課程從日常最常見的東西出發——塑膠袋

老師帶著我們,先將家中不要的塑膠袋吹氣成球形,再塗上顏料、壓印在紙上,

一張張普通的白紙,頓時開出一朵朵繽紛的花,

最後再加上一點自己的巧思與加工,簡單的材料也能變成獨一無二的畫作。

大家玩得非常投入,有的長輩甚至完成了兩三張作品,

現場不時傳來開心的笑聲與「你看我這朵花!」、「這是怎麼用出來的?」的分享聲。

我們很喜歡這種結合創意與永續理念的活動,

它不只是環保,更是一次讓人重新認識「廢棄物價值」的機會

那些原本要被丟棄的塑膠袋,在手中變成了獨特的作品。


我們眼中的馬港

午餐後,我們到了小柒咖啡,準備佈置我們這十六天的成果展:《我們眼中的馬港》。

一張張照片、一個個作品、一幅幅畫作,

拼湊出我們眼中這座島的日常與歡笑。

不論是磚頭巷弄裡的步伐、共餐廚房裡的笑聲,

還是廣場外跳舞的背影,每一幅都是我們記錄下的風景。

我們跑到街上,一一邀請長輩們前來看展,

看到他們駐足在自己的照片前,邊笑邊指著畫面說出背後的故事,我們也忍不住揚起嘴角。

謝謝小柒咖啡的老闆願意提供空間,

讓我們有機會把這段旅程好好展出,也謝謝今天來捧場的每一位阿公阿嬤。

當成果一一被擺出來的那一刻,我們知道——

這些天的努力、對話與陪伴,都沒有白費;

那一個個開心的笑容,是我們最真實、最珍貴的回憶。


不飛好像也沒關係

今天是我們在馬祖的倒數第二天,

想到明天可能就要離開,心裡突然湧起好多的捨不得⋯⋯

但颱風的外圍環流已經開始影響,飛機會不會如期起飛,現在還無法確定。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變數,讓我們稍微得到了喘息的空間——

可以再留久一點、再多感受一些、再多看幾眼這座島、這個社區的模樣。

十六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我們從最初的陌生與期待,一步步地靠近這座島、靠近這裡的人們,

從靦腆的打招呼,到一起吃飯、聊天、分享生活,

慢慢地,我們也成了這裡日常的一部分。

把這十六天的回憶整理成展覽擺上桌面時,我們才真正感受到:

我們發現,自己不只是觀察者,而是真實地走進了這段日子的記憶裡。

這趟旅程也許要結束了,但有些人、有些感動,已經靜靜留在我們心裡,繼續陪我們往前走。

 

 

明天飛不飛得成,我們不確定;但有一件事,我們可以肯定——

馬祖,已經成了我們心裡不可割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