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北投硫磺谷社區 - 蹲點 Day1|初見與再見北投__在新鮮與混亂中度過

初來乍到北投的第一天,在重溫混亂與新鮮中度過。因為蹲點前三天接連「健康亮紅線」,迫使我們放慢腳步...

    整裝待發,身體卻跟預期唱反調

     我們懷著忐忑又期待的心,準備迎接這十六天的蹲點。一切尚未發生的事情,早已在腦海裡彩排了好幾次。

     萬萬沒想到,在出發前三天,我和筑勻陸續感受到身體不適,為了社區爺爺奶奶的健康,我們不得不在第一天做出行程調整。

     原本預計今日下午直接進到社區據點,陪伴爺爺奶奶們上課,卻因筑勻今日快篩確診Covid-19、我體力亮紅燈而只好作罷。

     我們決定先養好身體,隔天我再進到社區,好好陪伴長輩們(筑勻在青旅隔離)。

 

 

 

 

 


  彩妃與北投的初次見面

     剛踏上北投的捷運月台,瞬間撲鼻而來的空氣,帶著輕透的水氣卻不沈甸甸。

     不同於臺灣夏天其他地方的悶熱,撲面而來的風,是帶著涼意的微風,讓人感到舒暢。

     抵達青年旅館後,看著這裡聚集了四面八方、因不同理由來到北投的人,

     我雖好奇他們來的理由是什麼,但心裡想著:「不管他們為什麼而來,我清楚自己來的目的是什麼。」

 

 

     

 

 

 

 

 

 

     走出青旅後,我想好好感受當地生活。
     意外發現路上除了滿街的湯屋,還有許多拉麵店與素食料理店。

     從吃的習慣,能隱約看見一個地區的人們,他們的文化、生活與信仰。
     

     這裡的街道規劃也讓我覺得陌生。

     大多紅綠燈沒有秒數計時,也沒有行人按鈕,過馬路彷彿成了一件需要勇氣的事,也需要駕駛與用路人的互相尊重。
     還好,目前我們都平安地走到了馬路對面。

 

     飯後,我來到新北投車站旁的七星公園。

     馬上看到一位阿公站在平台前,好像在洗手,走近一看才知道,原來是「手湯」

     這裡的手湯帶著青綠色、半透明的光澤,是「青磺泉」,全亞洲只有台灣北投日本玉川特有的青磺鐳泉

     如此珍貴的泉質,竟然就在眼前!我伸出手慢慢浸入池中,

     青磺鐳泉的暖流從指尖一路流向心窩,心裡默默感受到幸福正流淌在心窩間。


   

   筑勻與北投的再次見面_Covid又給了我重重一擊

     北投濃厚的歷史底蘊,我早在 7/1、7/2 來北投場勘時,見識到了一小部分,也見到許多老當益壯的爺爺奶奶。

     回家後,一想到來這裡能聽到他們的生命故事,我就滿懷期待...

     再次來到北投,原本打算先到青旅寄放行李,直接進社區跟爺爺奶奶們一起上課,

     沒想到天不遂人願 —— 8/1 早上起床喉嚨怪怪的,8/2 微發燒到37.4°C,8/3 這天更是在青旅快篩確診 Covid-19!

     8/3只有輕微感冒症狀的我看到快篩確診2條線的當下,內心晴天霹靂,於是我的蹲點的第一天,只能變成青旅隔離休養兼食記日誌。

     ( 上一次的第一次確診 Covid-19 還是2年前的暑假)

     筑勻的肉羹新體驗 | 青旅隔離休養兼食記日誌

     身為宜蘭人,吃林場肉羹和蒜味肉羹長大,到台中讀大學,試過台中的肉羹後,更是覺得其他地方的肉羹的做法好像就那幾種。

     但在前往青旅途中,路過一家開了五十多年的老店「漢奇肉羹」,外頭五、六個人的排隊吸引了我。仔細一查才發現,這是當地人的口袋名單!

     一碗 60 元的肉羹裡,居然有六塊比湯匙還大的「肉」,是用新鮮魚漿包裹豬里肌製成的,非常特別。

     店內還賣桂竹筍小菜,與梅乾菜一起煮,水嫩帶微酸的口感,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這不只是我第一次吃到這麼特別的肉羹,也是第一次在小吃攤看到有賣桂竹筍。


    

   小結

雖然意外地以休養身體與感受當地開始,但也因為慢下來,看見了北投最日常又獨特的風景。

    蹲點第一天,我們還在適應所有的不同,也在準備迎接接下來的任務。感謝 7月先去蹲點的團隊在今日的期中分享會中,給予我們非常多實用的經驗分享!

    接下來,希望能早日恢復健康,與夥伴一起走進社區,陪伴可愛的爺爺奶奶們,記錄他們寶貴的生命故事與身影。

    本日寫手/ 彩妃

    排版編輯/ 筑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