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北投硫磺谷社區 - 蹲點 Day5|抖音阿公 拉密阿嬤

  驚為天人的「阿輝伯蘿蔔絲餅」和 盛行小巴公車的北投

早上8:30,早餐吃「阿輝伯蘿蔔絲餅」開啟歡樂的一天

我雖然環島過,但我還是第一次吃到這種做法的蘿蔔絲餅,

薄餅包滿蘿蔔絲,煎成像蔥油餅一樣的餅,蘿蔔絲味道恰到好處,口感甜脆驚為天人!

吃完再走路去警察局附近「北投國小」等公車,我們發現北投似乎小巴版公車比較多,推測原因可能是因為

  1. 需要的班次較多,每次載客數量較少

  2. 北投路比較小條,小巴移動比較方便

  3. 要開上陽明山
  比如:小7、小9、小21...


  用活動身體開啟一天

週二上午是鍛鍊核心肌群的運動課,

剛開始老師會帶大家跟著歌做拍打操暖身,會拍打:腋下、鼠蹊部、膝蓋後側,都是淋巴結最多的地方,每一個部位要打90下!

接下來是坐在椅子上的核心操:

→ 彈力帶練肩膀、背、手和腿部肌群
→ 拿瑜珈小球練夾胸等(用完還會洩氣)
→ 搭配各位長輩都會唱的歌跳有氧舞蹈(大家會邊跳邊唱副歌)
→ 最後再加1-2首流行歌有氧舞蹈
→ 拉筋來結束課程,總時長2小時,中間休息3次(拿器材也算休息)

經觀察發現,運動課男性長輩會有4-6位,但還是女性偏多。


  小小訪談爺爺奶奶為什麼會來上課

我去訪談一位鐵板燒爺爺為什麼會來上課(他以前工作是做十幾年的鐵板燒師傅,做到退休),

爺爺回答:

「來上課打發時間,順便活動筋骨,反正在家也是無聊沒事做,整天看電視還不如來這邊運動!

 

 助教林媽媽則說:

「 因為我先生兩年前過世,我兒子女兒都在國外,獨居空閒時間又多,所以會來這邊上課,和大家一起社交,預防失智、大腦退化

林媽媽說她先生是外交官,他跟著她先生在中南美洲生活很長一段時間,20年前才回來台灣,

曾經在西班牙、葡萄牙、巴西等十幾國待過6年、2年等等,因此西班牙文說得非常溜。

林媽媽是我在台灣見過第一位70歲會說西班牙文的長輩,當林媽媽說一句非常順的西文句子時,

我驚訝到身體呈現大字形的跳起來,真心雀躍無比~

 

中午吃飯,阿秀阿姨來找我們聊天,阿姨說退休前她是臺北某知名飯店的廚工,

在廚房內什麼事情都要做,像洗菜、切菜、洗碗、端自助餐出去到檯面上…等等,看內場師傅排他們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雖然做過王品餐飲外場,也大概內場師傅在做什麼,但現在才知道原來大飯店裡還有廚工一職,並非都是廚師。

 

除了以上這些,有好多奶奶是結婚前有一份工作,結婚後就專心回家顧小孩到顧孫子長大,社區據點裡現在孫子還沒成年的只剩 2 位奶奶的家庭。


  抖音阿公與拉密阿嬤

下午13:00-15:00和奶奶們玩拉密,
還搭配卡啦OK機撥放背景音樂,後來有幾位爺爺奶奶來唱免費的卡啦OK,有一位奶奶唱歌都用鼻腔共鳴唱歌,

另一位爺爺唱歌會用胸腔共鳴,但是每一句歌詞都會加很多很多抖音,抖到感覺整間教室都在抖,所以簡稱「抖音阿公」

旁邊彩妃和我在陪阿嬤們玩「拉密」,都聽到阿嬤們說他們的思考都會被這些奇特的歌聲給打斷,牌都忘記要出什麼啦

尤其是抖音阿公用抖音唱整首歌時,6位阿嬤一直都在邊評論歌聲邊偷笑。

 

我上一次玩拉密是去年過年陪家人玩,剛開始玩的時候忘記要怎麼破冰,

3位奶奶們聽到就說:「我原本很怕年輕人的,因為頭腦很好,但聽你這樣問,一看就是不太會玩,我們放心了哈哈哈哈」。
玩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位拉密阿嬤很會拆牌重新組合,一位阿嬤是氣氛擔當,另一位阿嬤頭腦非常靈活,

會來幫我看我的牌還有沒有能出的,會提示我可以怎麼打,不只思考速度很快,還很會重新排列組合,靈機應變。
靈活阿嬤還說她記電話號碼都不需要查呢!

玩到後面時,阿嬤們看我倒吃甘蔗,連續贏3、4場,

氣氛阿嬤:「妹妹妳是不是扮豬吃老虎!我們三個都被你一開始傻傻的樣子騙了」

其他阿嬤紛紛附和說我深藏不露,想不到我能連贏好幾場(但其實我自己也想不到...)


  同場加映:「很會拉喔」

拉密出最後一張牌時要說『拉』,而氣氛奶奶拿牌的手氣很好
氣氛奶奶:「哇,我應該很好拉」
靈活奶奶:「那你會很健康喔」
氣氛奶奶:「蛤,什麼意思?」
排列組合阿嬤:「他在說你腸道很健康的意思啦」

筑勻:「哈哈哈哈哈哈哈」

今日寫手/ 筑勻

編輯排版/ 筑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