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北投硫磺谷社區發展協會 - 蹲點 Day10|搭陽明山碰碰車去冷水坑泡腳囉!

第二日陽明山之旅行程:
文化國小集合 → 陽明山公車總站轉車 → 車上遙看擎天岡 → 硫磺峽谷 → 冷水坑泡腳 → 牛奶湖 → 菁山吊橋  → 回青旅

《無比精神的阿秀阿嬤》

(昨天 8/16 從淡水回北投的捷運上...)
「我明天再帶你們去陽明山好不好?你們要去冷水坑還是二子坪?冷水坑搭公車上去風景很漂亮!你們可以拍照」
「明天早上八點半集合喔,因為上去冷水坑要在總站轉車,要等一陣子」

「阿要記得買點東西,我們可以坐在冷水坑那邊吃」

結果今天8:30匯合後,阿嬤又準備了2大包水果要給我們上山吃!

真的太感謝阿嬤對我們這麼好...

昨天一整天的行程真的讓我有累到,今早等公車一直頻頻打哈欠,上公車也是昏昏欲睡,

阿嬤滿臉非常有精氣神的樣子讓我無比羨慕。

阿嬤調笑說:「哈哈哈哈,筑勻你這麼累喔,昨天倒床就睡了齁」

在捷運回程時也說有我們陪她一起走她平時到處去玩的地方,讓她非常開心
因此我們決定今天再繼續跟阿秀阿嬤一起來陽明山,順便多多瞭解她的故事,也紀錄陽明山的美景,

看看常來陽明山的在地爺爺奶奶們,都是如何安排行程的

題外話:阿秀阿嬤根本是陽明山專家,她都知道哪裡和何時有漂亮的花能觀賞;知道從哪裡走、怎麼走會最輕鬆;知道哪裡有公車、哪一條路有廁所;知道怎麼拍陽明山最漂亮!


《獨一無二的隱藏版北投公車-小14》

今日8:30 ,一輛灰色7人座轎車開來停在「北投國小」公車站牌前,

我們視線在公車站牌「小14進站中」與轎車之間來回:「這…是小14嗎!?」

司機大哥:「是喔~這是小14,你們有要搭嗎?」
 

車裏內裝就跟7人座休旅車別無二致,只是副駕靠頭後方有一般公車配備的刷卡機,

方向盤前放一個大板子寫「小14」,駕駛說:「小14這條路線只有我這一台車,沒有別的車了」

我們抵達和阿秀阿嬤的集合點後,奶奶說:「你們是搭專車來嗎?怎麼這麼好?」

經過解釋之後,「那是公車!?我住北投這麼久,第一次看到這種公車,它的起站和終站是哪裡?」

我們回:「是北投總站和照明寺喔」,阿姨聽完還去公車站牌找小14 的路線圖呢


《手錶驚魂記-陪伴筑勻的11年手錶不見啦》

「哇!!筑勻你看!真的好漂亮喔!」


「哇..好美..」


彩妃在前往冷水坑的公車上無比興奮的欣賞沿途風景,我卻在上車後、想看時間時,發現陪伴我11年的手錶不見了!
導致我沿路都在思考它在哪,欣賞美景也就有些興致缺缺,因為公車開山路速度很快很曲折,

我怕再次在公車上掉東西,也怕破壞彩妃看風景的興致,一直等到下車才開始翻書包找。

彩妃問:「那支手錶很貴嗎?」
我:「那是我戴11年的手錶,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爸帶我去買的」
阿嬤:「那你書包找不到的話就打電話去公車總站問看看,他們現在一定有上班,有可能是站起來下車的時候掉在車上的地板了」
阿嬤還問彩妃:「這樣不是掉在座位上,就是掉在地板上對吧,這山路這麼崎嶇,車子開一開,手錶應該會滑到後車廂的邊邊角角對吧?」

我當時用手機查調度北投公車的大南客運網站,發現Safari 一直打不開網頁,轉而用Google 查,終於成功找到電話。
幸好!站務人員聽我描述手錶掉樣子與他們撿到的手錶一樣,我這才放心下來,才有興致欣賞冷水坑的各處美景
阿嬤聽到也大鬆一口氣,「你慢慢收你的書包,我就站在這裡幫你看你的東西有沒有收好。你看你東西不見,我比你還緊張!」

阿嬤真的很關心我們呢!


《冷水坑泡腳之旅:和阿嬤用肢體語言隔空對話》

阿秀阿嬤在昨日見識我們用攝影紀錄的熱情之後,今日除了會等我們拍到心滿意足再繼續走,還會用手語跟我溝通!
我們抵達冷水坑第二涼亭後,那裡有泡腳池,溫泉水流經之處,石頭都是鮮豔的土黃色。


阿秀阿嬤坐在我的右斜對面,看到我拿相機對準她,

她看到我對她比讚,她就學我比讚,

知道我在拍她後,她馬上彈坐起身,站著嘗試比各種她能想到的姿勢

但因為泡腳池有不少人會為了泡深一點,找比較熱的水而站起身,

所以我以為阿秀阿嬤也是一樣,直到奶奶對我比「ok」的手勢(無聲的問我『拍好了嗎?』的意思),

我才知道:原來阿姨一直都是為了「讓我拍她跟泡腳池源頭合照」才站起來的!


《陽明山碰碰車:擠到前胸貼後背的108下山公車》

「我們要下山的時候啊,如果有車,就算座位都坐滿,能站的話我們就要上車,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為什麼?是因為不知道下一班多久才會來嗎?」
「對,還有因為越晚人會越多,所以車上會越擠」
這是我們剛到冷水坑時,阿秀阿嬤跟我們說的話

 

我們在16:00的時候搭下山公車,我們三個上去的時候,

要請先上車的找好站立位子的人往後車廂走,我們才有空間上去,此時已經感覺人與人是肩並肩

但沒想到後面排隊的7個人又強行擠上來,就算站在階梯他們也能接受,

此時的我們就感覺就像是夾心餅乾,前後左右都有人貼著,手都不知道要抓哪,前方又一直有汗味縈繞在我的鼻尖,

公車在山路間奔馳,每個彎曲,停車、啟動時,我們就像前後有不能壓的安全氣墊,

左右又有硬邦邦的座位,既要抵抗車子移動的慣性,又要維持自己的位置,又不能把重量全壓在身邊的人身上,

最終忍受大約20分鐘才下車,我和夥伴都說是第一次搭這麼擠的公車。

真・陽明山「碰碰」車

 

 寫手/ 萬幸手錶找回來的筑勻

 2025.08.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