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台中天恩關懷協會 - 劉清瑩

  這是一趟自我反省的旅程,我真的沒有想到,因為接了蹲點拍攝,竟可以改變我的人生觀。知足常樂,平凡就是福,許多慾望都是多餘的,都是會導致自己的眼睛看不見真正的人生價值。

  今年暑假我來到的大肚鄉天恩關懷協會,這個起點也是讓我慢慢開始明白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事實上,我們提早了一個禮拜到拍攝地點,為期三個禮拜的紀錄,拿起機器開始紀錄,看鏡頭中的每個笑容,都讓我感到當下的每分每秒都是幸福的時刻,孩子們的臉龐實在好天真、好真誠,看著小朋友俏皮的嬉戲著,若不說,他們看起來和一般小朋友沒什麼兩樣,但事實上,他們都是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成長,他們的生活環境及學習狀況,都面臨需要被救助;在無邪的笑容下,掩蓋的是他們無法選擇的命運;還好有協會的存在,這些小孩未來的路並不會因此成為宿命論,他們有神的眷顧以及居民之間的無私奉獻,正一步步被導向有希望的未來,我們真的不該對於微不足道的事情在那邊哀叫,比起來,我們的日子算是奢侈,那些所謂的煩惱都是多餘,知足才是我們要有的態度。

  我們都一直生活在會讓我們滿足慾望的環境裡,便利的購物、多樣的娛樂,或許是我們深陷其中太深,以至於讓我們看不到、體會不到另一群生活在需要被救援的區塊裡,有誰能真正踏進來好好感受這層的生活環境?我們一早起來都想破頭說早餐要吃什麼,但對這些小朋友來說,應該是想破頭說有沒有早餐可吃。記得那天,我看到那孩子看著其他同學吃早餐的表情,我當下強烈的直覺認為她一定沒吃早餐,我向前詢問,她不回答,我知道餓肚子是很難過的,更何況她又是正值發育中,我在協會對面的早餐店買了一個蛋餅,她吃得很快,表情也很滿足。小朋友們在家有沒有吃,吃什麼,我們都不曉得,確定的是,有一餐沒一餐的狀況是持續發生的。

  這裡的小朋友在不完整的家庭成長,缺乏非常多的關懷,我發現小朋友很愛跟我說遊戲王怎樣怎樣,雖然我完全不熟遊戲王,但我還是仔細聆聽小朋友的訴說,他們說得非常精采,還秀出遊戲王卡來給我看,這不是用錢買來的,是小朋友用智慧、用實力贏來的,畢竟他們不像一般小朋友有什麼零用錢。我發現我實在是太奢侈到極點,小時候總是把零用錢花得精光,買一些小東西買到非常誇張,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想打自己一百大板。我在蹲點期間也盡力當好我的志工老師身分,不只教導他們,也陪他們玩耍,陪他們聊天,只要看到他們臉上快笑到太陽穴的笑容,我就覺得這一天好有意義。

  不只這些小朋友讓我留下深刻印象,還有朱長老一家人更是讓我自行慚愧,沒有接這次蹲點計畫,我可能都還不知道有人是徹徹底底在奉獻、付出,應該說天恩關懷協會是個家族善心事業,我在朱書英長老一家人中,看見什麼叫透徹的無私奉獻。長老的妻子、女兒、女婿、兒子、媳婦,全部投入天恩的運作,各司其職,雖然他們都不是相關科系畢業的,但他們一步一腳印,救這些孩子的同時,也在學習如何保護這座避風港,可以說這些大人也和孩子們一同成長。朱家人也不是什麼高學歷、高收入的人,但是卻能救這些孩子,甚至是給了孩子們希望,貢獻力量於社會,當下就得自己很沒用,讀到研究所,到底貢獻社會什麼?這真的給我的衝擊很大,也是因為在這蹲點期間,讓我開始思考人生意義以及接下來的人生方向。

  朱長老一家人把生活過得太有意義了,我看到了人生價值,那不是用金錢堆積出來的,也不是以什麼身分來造就這慈善事業,朱家他們只是一般百姓,長老的三個兒子白天忙於貨運司機的工作,他們的工作也是支撐協會的來源之一,而長老的媳婦和女兒也都在協會上班,晚上大家下班,一家人一起用餐,用完餐他們就會到門口前,拿著小板凳,一家人就在月光下聊著天,好愜意。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我好羨慕。白天忙於協會,晚上一家人聯繫感情,日復一日,這人生意義我領悟了。朱家人的熱情也是讓我們兩個印象非常深刻,在蹲點期間,他們規定我們每天晚上都要到家裡吃飯,前兩天都有遵守,但越吃越覺得很不好意思,尤其是每到快晚餐時間,我內心又再開始緊張,都會想先逃跑,免得被抓回去吃飯,但在最後一個禮拜,我們遵守了朱家的規定,雖然月娥老師(長老的大媳婦)不太會煮,我跟MOSA都很擔心味道會不會…但是因為那一個禮拜輪到月娥老師下廚,所以我們還是吃了她煮的非常豐盛的晚餐,感想是,清淡也不錯啦!還滿養生的。

  雖然蹲點結束了,但我們倆跟協會的緣分是切不斷的,是朋友了,而且肯定是一輩子朋友。九月份我們回去看大家,新協會慢慢成型了,招牌掛上去了,教室一間一間蓋出來了,教堂也越看越宏偉,唯一不變的是,長老和朱家人依舊忙進忙出,我們一到協會,就看見長老在整理資源回收,一樣滿頭大汗,一樣親切的笑容歡迎我們再度回訪。其實我也不是要拍馬屁,但我內心的OS一直在感謝中華電信基金會有這蹲點專案,讓我有機會去深入我原本看不見的畫面,這專案的確會讓拍攝的人不只是單單創作出影像而已,更是會讓人不斷的反省以及看見社會的真實現象。學影像創作的人更是要讓這樣的問題,用我們所學去處理、去顯現在社會上,讓更多的人知道、讓需要幫助的人接受幫助,甚至是讓該反省的人好好反省。

 

 

 

清瑩 2010/10/24

作者小檔案

劉清瑩
台灣藝術大學

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創作組三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