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台東愛國蒲教會 - 翁逸玟

  從台北坐火車經過台灣最美的海岸線,抵達台東後,再繼續搭乘區間車至以焚風出名的大武鄉,經過台九線的外環道上,竟還得沿著碎石滿地、凹凸不平的河床進入蜿蜒的山路,一路左彎右拐才能順利進入我滿心期待的「愛國蒲部落」。

  「愛國蒲部落」是從大武山脈大舉遷徙過來的排灣族部落,排灣族語Djaqup音譯而來,原意是「洗臉」的意思。相傳過去愛國蒲曾有一座清澈的潭,部落的人民們依賴這座潭水農作,也為部落帶來富庶。這裡的生活起居皆與潭水息息相關,由於每天皆得取潭水來洗臉,更盛傳部落的女子都非常漂亮,潭水正是部落裡最天然的化妝水!

  走進部落,那親切的招呼聲、清新的空氣、山脈隱身在炊煙四起的朦朧,沒有便利的超商,只有傳統的雜貨店;沒有常見的餐廳,只有隨性的廚師想開店就開店的小吃部;這裡沒有菜市場,只有處處種滿新鮮野菜的山坡與隨意放養的雞隻。原來大武不僅只有「熱情」焚風,簡單的生活與遠離塵囂的閒情逸致,使得愛國蒲更加吸引人。

  清晨的愛國蒲,總是由說著排灣族母語的廣播聲揭曉,部落裡的大小是總透過廣播來交代,為了避免大家一早就上山工作,於是廣播必須比他們還要早,自然而然極早的廣播背負敲醒愛國蒲早晨的工作。第一天來到愛國蒲,我就是這樣子被叫醒的,提醒我該早起進行拍攝。
  透過基金會與教會的安排,我們住在一個漂亮、親切的vuvu家,(vuvu在排灣族與為婆婆、奶奶的意思),vuvu雖然一個人住,但其實女兒也只是住在附近,路程約三分鐘,但由於部落的房子都是沿著山坡一路蓋上去,年邁八十歲的vuvu因腳不方便,便很少出門找女兒,每天都由親自送飯過來給vuvu。Vuvu很喜歡唱歌,我們每天除了有廣播聲當作鬧鐘以外,vuvu的歌聲也是提醒我們不要趕緊起床的第二個「懶人鬧鐘」。

  除了週末以外,我們幾乎一睜開眼就跑向淑惠姐那兒,部落裡剛成立「旮發亞發亞嗯文化永續發展協會」,淑惠姐就是協會裡的社區營造員,在半個多月的蹲點期間,淑惠姐更是我們在當地的嚮導,帶著我們尋找「黑矮人」的遺跡,當地人口中說的黑矮人,即是在原住民傳統故事當中常出現的「矮靈」。愛國蒲這裡更隱藏著神祕的黑矮人遺跡,不過並未正式列入保護區,也因如此遭到了不少人為的破壞,協會也試圖在申請專案,好讓台東唯一的黑矮人遺跡能被完整保留。此外,淑惠姐一家人也熱情的開著吉普車「招待」我們到大武山脈走走,過去部落就是從大武山脈遷移下來,因此,大武山脈更隱藏著不少過去排灣族部落生活的痕跡。一路山顛顛簸簸,在某個山路的轉彎處我們竟然差點被困住,因為去年莫拉克颱風的侵襲,造成山路嚴重變形、多處坍方,幸好在淑惠姐老公鄭大哥的帶領之下,我們順利的通過崎嶇的山路,轉眼就是美麗至極的東海岸。

  在愛國蒲蹲點的日子,陪伴我們最久的就是這一群小朋友們了,還記得初次見面時個個害羞不敢靠近我們,果然融入部落最快的方法,就是和小朋友們打交道,在這裡讓在家中排行老么的我,頓時成為大小朋友口中的「蚊子姐姐」,一開始還有些不習慣,不過真的好懷念那些成為孩子王的日子,和阿格格、璿慈、阿婷用檳榔葉當作玩具,和以諾用冰涼的山泉水互相惡作劇,看信恩抓著溪裡的小魚在手中把玩,和恩予、詩予用雞蛋花和野花野草做出人偶,還有好多好多新穎的玩法,這些都是我第一次接觸「大自然的玩具」,不用橡膠做成芭比娃娃,不用塑膠製成的扮家家酒,所有的玩具都是部落中稀鬆平常的景物,我們總是煩惱自己還缺些什麼,但對部落的小朋友們卻是什麼都不缺,因為他們懂得和大自然「合作」,自己創造新玩法,創意就是如此簡單落成在他們的生活當中。

 

  每到週末,隨著部落朋友們的腳步,我們一同進了教會,週末做禮拜是一件大事,對受到教會洗禮的部落而言更是重要,牧師們也邀請我們一同參與禮拜。家裡並沒有特別的宗教信仰,因此這是我第一次進入教會,第一次聆聽聖歌,第一次聽牧師講聖經裡的故事,儘管是我,卻也受到這部落因教會凝聚的團結而有所感動。牧師在禮拜中更熱情的邀請我們上前,正式將我們介紹所有部落的朋友們,牧師帶領大家在禮拜中為我們的拍攝、我們的平安禱告,尤其是對初來部落的我們,就接受大家大方的為我們祈禱;禱告時,真切的感受到大家的單純、熱情而感動不已。
  這個部落充滿許多大小的感動,每天都有vuvu(對老人家的廣泛稱呼,不分奶奶或爺爺)為我們準備的新鮮水果,龍眼、香蕉、釋迦等,都是vuvu們自家種的,山坡地就是愛國蒲天然的保鮮櫃,想吃什麼隨時都可以摘下來享用,只要家裡收成好,鄰居們各個都可以嘗到新鮮的水果、野菜。另外,最驚悚卻也是最新奇的經驗,就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蜂巢,那是在村長家外頭的大榕樹下,附近就有村長親手「養殖」的蜂窩,只聽見村長問我們要不要吃蜂蜜,本以為是已經蒐集好裝罐的蜂蜜,沒想到竟是如此「生動」的蜂蜜塊,只見村長手拿蚊香、一頭靠近蜂巢,轉眼間新鮮的蜂蜜就這樣被取了下來,正當還在猶豫如何開動時,旁邊的鄰居們各個早就已經大快朵頤,鼓起勇氣把殘留的蜜蜂捏起來,小心翼翼的開始品嘗,這時我才懂得什麼是原汁原味,新鮮的蜂蜜和賣場中罐裝的蜂蜜完全不同,那甜中帶點微酸的新鮮滋味,更是令人無法忘懷。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愛國蒲雖然是排灣族部落,但年輕人卻早已搬到城市裡居住,礙於工作機會稀少,使得部落裡幾乎沒什麼年輕人,而小朋友們也是因為暑假才得以回到部落找vuvu們。因此,愛國蒲的排灣族文化也漸漸沒落,沒有幾個小朋友們會說母語,聽得懂就算程度好的了;再者,由於部落裡都是一些老人家們,因此豐年祭等傳統活動也幾乎隱匿看不到,只有幾個vuvu家中還保留著傳統排灣族服飾、揹籃等,但數量也逐漸稀少。對於部落裡排灣族文化的沒落也只能無奈,工商業如此發達的現在,讓部落裡的年輕人不得不向外發展、謀生,十幾年過去了,事業有成的就回部落蓋棟新房子,但始終沒有人入住,換來的卻只剩下部落裡只會說母語的老人家和一群不會說母語排灣族孩子們。過去,我一直認為部落是個遺世獨立的自在空間,不受到外界工商業發展的束縛,仍可以自在的維持原始生活,透過參加這次的駐點計畫,這是我第一次進入部落,便想像大不相同,原來人口外移、文化的沒落已經悄悄的嚴重侵襲這裡,這也是為什麼愛國蒲如此積極的想推動「旮發亞發亞嗯文化永續發展協會」,為的就是讓人口回流,讓排灣族文化能夠永續發展。

  來到愛國蒲我體驗了好多「新鮮」的經驗,第一次學習排灣族語,感謝部落裡的vuvu們和小朋友們的耐心教導;第一次觀賞獵飛鼠,感謝長老一邊喝著小米酒一邊介紹飛鼠的獵捕;第一次如此接近土石流的坍方處,愛國蒲在莫拉克颱風過後,部落後方是一大片山坡的崩塌,只要下雨隨時都有土石流入家中的可能。還有好多好多特別的經驗。感謝部落裡如此照顧我們的vuvu們、荏荏曼與伊雅斯牧師,感謝中華電信基金會給予我們這次機會進入部落,很幸運自己能夠體驗部落生活,很幸運自己能夠認識部落的大小朋友們,希望部落的朋友們不要忘記,別忘了我們相約在今年聖誕節還要一起相聚!

作者小檔案

翁逸玟
政治大學

我是翁逸玟,目前就讀政大廣電系三年級,今年暑假對我來說意義非凡,第一次進入原住民部落,是擁有神秘矮靈遺址的愛國蒲部落,第一次學習排灣族語,第一次近距離獵飛鼠,實際體驗了半個多月的部落生活,認識了一群叫我「蚊子姐姐」的大朋友小朋友們,看來往後的廣電生涯勢的第一步就是進入兒童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