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澎湖縣新住民服務中心 - 莊竣翔

緣起

 

忙碌的二上即將邁入期末,這時候馬立君老師(電子媒介)突然托人帶口信給我,希望我去他辦公室一趟,有事要說,當下納悶,課程不是結束一學期了?怎麼會想到要找我呢?

 

到了辦公室才知道,原來她是想要引薦我到中華電信擔任實習志工,其實本來想拒絕,因為一年級到現在都沒好好休息,真的想好好休息一陣子,但老師很鼓勵我,她希望我回去考慮。回去後,不用說了!這個人最喜歡找事來忙,累到自己虛脫為止,一拿到企劃書,看了後,馬上燃起一陣熱情,覺得非去不可!太酷了!如果大二就可以走出去學校,有成果,一定很有成就感,馬上e-mail給老師說要去。

 

填了報名表,抱著很低的期望,畢竟對手是全國的大專院生,協辦又是政治大學 老師告訴我們可以睹一賭,她說他也是政大畢業,他覺得我們可以,聽到這句話真的很感動,從前高中教育制度下,私立就是比較下風,當初就讀南華時,親人非常看不起,覺得私立很差勁,這次會鼓起勇氣報名,我想家人跟老師的鼓勵很重要吧。

 

老師去前還替我們上課,看了一些紀錄片,還告訴我們「磨感情!」很重要,要對受訪者掏心掏肺,把他們當朋友,講了很多在業界時的感受;當天才知道,我們上了老師最後一堂課,老師他之後2年沒有要教書了,她要進修博士班,回來後,傳了簡訊謝謝老師,告訴老師如果有錄取,我們一定會努力。

 

錄取後,我們參加行前說明會,讓我們更了解蹲點台灣,在行前準備有很多,買了幾份南方報,是台灣人創刊的越南報,希望可以跟他們交流,也陸陸續續看幾部紀錄片,就這樣,蹲點開始…。

 

下飛機的震撼彈

 

到了澎湖,提早了二天抵達,我們很開心的拍照,好像一切會很順利一樣,完全沒有什麼壓力,但這只是一開始,之後正式進入蹲點日期後,開始了解,一切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首先,我們面對一群不是台灣人的[1]「台灣人」,開始擔心語言上溝通,或是邏輯上可能因教育而有所差異;在第一次的活動會場,認識很多姐妹,她們非常好相處,互動當中,她們開始放下心防,跟我們聊天,讓本來多慮的因素完全剔除,我們慢慢從當中摸索出線索,希望可以一一受訪。

 

[2]話劇表演當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她們在家裡的地位與扮演的角色,其實演出的背後,若仔細觀察是有莫大的心酸,例如有幕劇是談到婆媳之間爭論小孩的照顧問題,婆婆覺得,媳婦每天往外跑,好像不顧家,會學壞,雖然最後結尾是歡喜收場,但他們真的遇到這樣的問題,有可能如此順遂?她們在台灣的眼中,也是扮演著被買來的角色,台灣人有真正重視他們嗎?她們有被自己最親的人當成自己人嗎?我心情不好時,家人總是會跟我說,「你要記住,最愛你的人,永遠是你的家人。」可是她們真的有嗎?

 

在會場蒐集受訪人資料時,也間接認識在新住民上,真正有用心的人,玉玲姊,她協助我們在「人」的搜尋與受訪上,從玉玲姊身上得到一些想法,一個領域,真正有在做事的人,才能得人尊重!不管她是不是所謂的[3]「公務員」,她每打一通電話,總是讓我們可以馬上起身去訪問,甚至不用事前約好時間,她也告訴我們要認真做,才會有好的成果;這段期間,最感謝她的幫忙,兩個大男生,像皮球一樣,滾到她辦公室,但幫助我們不是她的責任,但她卻是幫忙最大的人,只因為她覺得我們很有勇氣來到澎湖,只因為她跟姐妹一樣都是「澎湖人」。

 

邁入紀錄旅程

 

「人」手夠了後,我們開始一一約時間訪問,我們一直在變動未來的成品藍圖,所以好多人,都是跑了好幾趟,甚至跟他們喝酒陪她們聊天,我們一直不希望讓他們覺得,我們再利用她們,也答應全部成果出來後,會寄一份給她們看,在每天的奔波下,慢慢跑出很多線索,可以一一詢問。

 

在片中,阿妹雞腿飯的案例是相當意外的,有位志工他告訴我們,那裡可能有線索,我們過去訪問後才知道身分證的事,也對外籍配偶身分證有所了解,訪問後,了解政府其實對於身分證的配給,是非常善待的,本來覺得政府單位有在做事的少之又少,但不是;移民署的大哥大姊們,都很熱情的對待姐妹們。

 

期間我們採訪了越南人居多,阮式美姮在聊天的過程中,說了一句話,接下來的是一片靜默,她說:「沒有工作就沒有錢阿!對不對?」,她們在生活中被臺灣人當成廉價勞工壓榨外,做的工作性質也是屬於勞動性,可是她們卻甘之如飴,是因環境所逼?還是她們放寬她們的心境?在末段的紀錄當中,我仔細思考,最後在裴大姐身上看到原因;她認為,事情現階段就是這樣走,你就順著走,日子就好過些;當然這不是他說的,是我將她的談話內容消化後,得到的;外配她們不是悲觀,是樂觀!因為她們知道「她們」在社會當中也是一個角色,少了她們,相對也有所犧牲。從姐妹身上,我學到的是樂觀生活,這點如果能在拍攝前期體悟,也許就不會壓力那麼大了。

 

半個職場人

 

在拍攝期間,體會到人間冷暖,有些人會對你視如己出,但有些會漠視你的存在,認為你是找他麻煩。我們在拍攝期中被打很多冷槍,甚至有些冷槍是到要走時才知道,原來是這麼一回事!也許身為一個紀錄者,有些人就是不願意被記錄,但他不願意的方式,是很偏激的;這段紀錄當中,我體悟到,要用耐心磨出恆心,一直去跟不同的人交涉,會有不一樣的發現,一直侷限在一個地方、一個環境、幾頁資料,根本不可能會再跨出一步,當然這次沒有做得很好,但透過這次的經驗,我相信在下次的拍攝可以應用到。

 

姐妹們默默的支持我們也是一大重點,她們常常主動告訴我們哪裡有故事、哪裡發生什麼事;裴大姊動不動就叫我們過去吃飯,要走時她們甚至幫我們辦送別會,她說知道我們以後很少來了,甚至不會再來,可是這就是「緣分」,我們才能相遇;漸漸的,我開始對自己手上的帶子有信心,相信這些毛片會有東西出來, 因為它們都是每一個受訪者認真的成果,不是我們去跑、去問、去拍就有的,如果沒有她們在生活上認真,絕對沒有這部片子。

 

在別人眼中成果的好與壞,我們不能決定,但至少我可以決定這是好的,因為姐妹們、澎湖的朋友、基金會的大哥大姊,每一個都是這樣掏心掏肺幫助我們,真的很感謝她們。

 

 

離別

 

在每天的日誌時間上,也會在Facebook順便在打上今天的心情,一般來講,都是一些擔心跟緊張,有個是希望快點結束,但有位老師告訴我:「也許你以後會懷念你在澎湖的日子。」當下無法感受到,完成影片時,也沒有這樣的感受,但最近,我們開始剪輯當時在澎湖拍攝的手作麵線,想用在比賽上,我竟然,眼眶泛淚,因為當時在澎湖有一些親戚,非常照顧我:阿公、姑婆她們每天都叫我們回去山水吃飯,有時實在太忙就沒回去,但他們還是會一問再問;我過去跟那邊的親戚根本沒連絡,可是他們把我視如己出,好像每天陪在他們身邊一樣,每天拍攝有很多辛酸,跟他們說也不懂,但是他們陪在我身邊,陪我吃頓飯,飯後再去山水沙灘踩水,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不知不覺,這樣子17天下來,我好習慣這樣的生活。

 

本來平常跟阿公幾乎不通電話,但透過這次的蹲點,我回到高雄會固定打給他,跟他聊天;中秋節時,打過去,他說他好開心,他說平常都沒人打給他,他一個人在澎湖。「[4]你卡來,哇楸歡喜欸!」當時在電話的另一頭,我竟然哭了!但是我不敢出聲,只是眼睛一直出水,草草的趕快說要出門,掛了電話。不是我情感豐富,而是我腦袋有很多想法,過去我不曾打給他,但在澎湖他還是這樣照顧我,那17天突然有人陪他。我ㄧ回高雄,他晚上的日子,還是又叫了一籃籃[5]小魚來剝,我記得當初一到澎湖,他說他都剝到半夜1、2點,因為沒事做,其實他是衣食不缺的,但他就是無聊才會找事做,真的想在這說:「阿公!我愛你!」

 

在這次的蹲點台灣後,我更能體會人跟人的扶持,不管是我的家人與陌生人,如果了解對方,聽對方最深層的聲音,人跟人的距離,是零。

 

[1] 這裡指來自各國的外籍配偶也稱「新住民姐妹」。

[2] 活動當天,新住民姐妹演出她們的生活情形與家人互動。

[3] 負責新住民生活事項的人大部分以約聘人員為主,並不是真正的公務員。

[4]你打來我很開心,台語字面翻譯。

5山水人習慣叫當地魚貨把魚骨頭用手挑掉,再轉賣給中盤商做名產原料。

作者小檔案

莊竣翔
南華大學

莊竣翔,南華大學-傳播學系,每天都很忙碌,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對得起自己,這次面對菊島。「你好!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