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屏東 楓林教會 - 林佳俊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這趟旅程是我活過的歲月中,是第一次認識自己的20天。

  打從成為蹲點的一份子之後,就開始對於出發前往楓林村感到忐忑不安,因為必須前往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在當地生活一段時間。儘管我的夥伴—姚其宏,是一位讓人很安心的學長,但我仍然很緊張,不知道該怎麼不打擾到楓林村民的情況下,卻能一步步融入他們的生活,變成一位「二十天」的村民。出發的那一天颱風剛離開楓林村,從屏東車站出發的我們倆,擔心會不會當地也被颱風給波及到了,只能在搖搖晃晃的火車上祈求那邊人事平安。隨著火車飛馳,景色開始是我這個屏東小孩沒看過的,然後沒多久車內廣播就響起了:「枋寮站要到了」這時才回神過來,這挑戰要開始了!

  出了車站,天空仍舊是灰矇矇的,瀝青地板也濕濕的,能看出雨剛走沒多久。見到前來接我們的聰哥,他笑著說:「我以為你們已經搭車自己去了勒,原來是車子誤點。」一路上我們聊著這次颱風對於楓林村的影響,聊著一些生活的瑣事。途中我在寬闊的屏鵝公路上望向左邊,臺灣海峽捲著黃黃的泥浪拍打岸邊,天空破開一道曙光,那時候我在車上想著,就算我們未知腳下的路是否辛苦,但是一定會有好的事情等著我們去探詢。到了當地慢慢熟悉之後,才發現這裡的人都很友善,不論是第一次見到我們,就笑呵呵要我們吃水果的VUVU們;又或是願意收留我們二十天,讓我們打擾的彩月VUVU跟方大哥。雖然我們在蹲點的期間並不是這麼順利,遇到了讓人會膽顫心驚的事情,但仍舊會愛上這個地方。牧師和師母給了我和其宏很大的自由,讓我們自己探索,自己認識,自己決定該做什麼,什麼又不該做,也因為這樣,我們在認識楓林村的人事物的當下,也學著認識自己。

  我是半個鄉下小孩,也是半個都市小孩。一直到我高中前,我都生活在純樸的地方,陪著家長務農,高中以後為了求學我跑到都市,從屏東到高雄,再從高雄到台北,越跑越遠也越來越忘記自己的根在哪裡。常常會想,人是不是不需要根,只需要一個能夠安身的地方就足夠了,家的意念對我越來越淡薄了。以前都會常常跑回家,到現在半年回家一趟,好像變成一種例行公事,只是要告訴家人,我過得很棒,不需要擔心我。但去了楓林村之後,認識了那邊的人,發現他們之所以願意聚集在這一個村落,是因為他們的心裡永遠有個家叫做楓林村,是他們的根,就算他們是樹葉,不管怎麼飄蕩,隨風漂泊,最後還是會到楓林村歇息。採訪的時候我很驚訝,不論是誰,不論是不是土生土長的楓林村民,老中青三代的最後夢想,都是回到這個地方安身立命,能夠把自己的所學一切帶回來,然後讓這個村子更好。在這個地方停留越久,就越能體會這個地方的難能可貴,能夠明白牧師和師母願意把自己奉獻給這裡數十年,就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做著正直的事情,我想這就是村民對於楓林村愛的體現吧。

作者小檔案

林佳俊
政治大學

半個鄉下孩子,半個都市孩子。現年二十一,有十年的時間都在都市讀書,從屏東到高雄,再從高雄到台北,開始對於自己家的觀念變得淡薄,希望能夠透過一次次的與人交流,讓自己不忘記自己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