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屏東阿禮部落 - 王昱翔

  由於過去生活在台北,其實並沒有過離家16天的經驗。抽離自己的家庭,並投入另一個全然陌生的環境,對於不是非常外向的我,其實算是不小的考驗。所幸有當地的社區夥伴——包基成老師,他引領我們熟識部落的人群、初步介紹部落的文化,我們才能順利地進行蹲點的服務與紀錄。

  雖然自己先前曾訪問過政大的原住民學生,也在抵達部落前做了初步瞭解,但實際走入阿禮,仍舊有許多需要磨合與熟悉的文化差異。諸如阿禮相對保守的文化、宗教信仰等,都與過往的生活相差甚遠。不過這也是蹲點對我來說最為珍貴之處,能夠有機會全然地浸泡在另一個文化,感受當地人的脈動,並在日常中一同與他們吐納生息。相較過去扁平的認知,這才是認識一個文化最好的方式。

  再者,過往不大有機會進行十日以上的拍攝紀錄,於我自身對影像的掌握能力有不少提升。尤其拍攝的內容都承載著當地文化,更自覺肩負了某程度的使命,希望能夠如實地映照阿禮的狀態。其中,最挑戰的一次拍攝莫過於小米祭,由於小米祭的會場相當大,必須在活動進行的每一時刻,捕捉最精準、最好的鏡位,深怕一個閃神,一年一次的精彩畫面就會從眼前流失。

  透過16天的紀錄與生活,也幸運地認識了多位阿禮族人。如:費心照料我們的頭目一家、辛勤奔波的理事長、開朗親和的部落姐姐... ...,畢竟文化的核心還是終歸於「人」,能夠親身接觸並訪問他們,從他們的字句中感受魯凱族的百合花精神,這才是最重要的。尤以阿禮現正面臨遷村下山後的文化流失,從不同的族人訪問中,能夠看見不同年齡層、不同身分角色對此現況的態度與因應。

  這次有幸參與中華電信基金會的蹲點台灣,在升上大三的暑假,是再充實不過的體驗。由於自己是讀新聞系,即便平時有機會接觸社會上不同的人群,但多半很難與受訪者建立長期的聯繫,彼此的關係也在訪問後嘎然而止。但,蹲點計畫給予我們一個可以長期參與對方生活的機會,在記錄與服務的同時,我們從不同面向逐漸熟識阿禮部落的文化。從體驗當地的食物、與族人們隨意聊天,到參與部落的祭儀、深入訪問,在融入社區生活時,也一層層撕下過往對原住民可能的誤解或刻板印象。

  這次的「20禮回鄉路」,原先講述的是由百合園區到原鄉的20哩回鄉路途。但蹲點期間,發現其實阿禮現今已不大有遷回原鄉的可能,反而是以臍帶相連的關係牽繫著原鄉與山下,賦予20禮路全然不同也更切實的意義。而對於我來說,這次在阿禮部落的「20禮回鄉路」的蹲點服務,同時也是給我們今年初滿20歲的自己,最好的成年禮!

作者小檔案

王昱翔
政治大學

王昱翔,政大新聞系,曾於校園媒體擔任記者。大學期間以學生記者身分接觸不同族群,並透過採寫呈現所聞。期許自己能多拼湊對社會的瞭解,並透過媒體推動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