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高雄吉娜工作室 - 林東翰
上大學以來,每年暑假都是我認識台灣的時刻。今年,二O一一年暑假,我從台北──我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我的故鄉,來到遙遠的國度──高雄杉林。在這裡,我吃了在別的地方從未吃過的布農族風味餐、實際走進布農族的獵場,體驗「陷阱」是怎麼做成的;跟一群孩子們熟識、認識了許多親切的住民,與他們聊天搏感情,交換不同生活背景下彼此的想法;拍了一隻記錄片、聽到莫拉克風災過後的許許多多的故事、了解災後重建工作的種種感人事蹟、耳聞了在某些議題上面的爭議等等,當然,也看見了很多人情溫暖。特別的是,短短的兩個禮拜,如果是學期中的話應該咻一下就過去了,在大愛村的兩個禮拜,我完完全全體驗了「慢活」的滋味。
這種漫長感,當地居民是感同身受的,只是他們不只待了兩個禮拜,一待就待了一年多,而且將會一直住下去。從那瑪夏來的布農族劉爸爸直呼:「無聊死了!」劉媽媽則坦承:「山上的生活非常快樂,有沒有錢是其次,因為根本不必擔心明天沒有飯吃,今天會把明天的食物準備好,明天則會準備好後天的食物,而且街坊鄰居都互相照應,食物也會分享給大家。風災過後,一切都不一樣了。在大愛村,每天早上一睜開眼睛就看著錢一直在流失,支出支出支出花費花費花費… …,街坊鄰居也都變了,大家變得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一切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劉爸劉媽不只是我和聖鈞這十五天的屋主,更負責了我們每天的晚餐。一開始我還吃不太習慣,尤其劉爸爸的菜通常都比較重口味。不過兩三天之後,我便愛上了這種在台北吃不到的原住民家常菜,特別是小米、白米混合煮的飯,好香好香,到現在都差不多過了兩個月了,我還似乎可以聞到那濃濃的小米飯的味道!
劉爸劉媽的生活很辛苦。劉爸爸因為糖尿病的緣故行動不方便,因此主要是扮演家庭主夫的角色,家裡的經濟由劉媽媽支撐著。八八水災至今兩年以來,劉媽媽做過八八臨工、與幾個娜馬夏媽媽們成立了吉娜工作室、接了美樂家公司的案子,更與山釜科技公司合作,推出了多種精巧又美麗的LED竹燈。劉媽媽不敢放過任何機會,深怕哪一天連糊口的能力都沒有。雖然身兼多職,不過我卻對劉爸劉媽一家的經濟狀況感到擔憂,懷疑或許連收支平衡都很困難,但他們仍然很努力地維持生計,沒有被莫拉克所擊敗。那樣認真的生活態度,多麼令人敬佩。
而在大愛村的另一端,從杉林山上搬來的陳麗惠(麗麗老師),用心把每一天都活得快樂且充實。她說:「搬來這裡之後,我認識了好多朋友,也因為接了課輔老師,每天陪著一群小孩成長,我覺得好快樂好快樂!」
十二年前因為九二一大地震,麗麗老師一家人成了受災戶,房子不能再住了,因此與先生一起帶著兩個孩子,從台中搬到高雄山上,以為遠離了都市就能逃離地震的夢魘。沒想到十年後又遇上了莫拉克風災,山上的房子也都不能住了,才搬來大愛村。
可是,麗麗老師從來不怨天尤人,反而活在當下且知足惜福,感謝身邊人事物給她的一切恩惠。非常非常非常愛小孩的麗麗老師,是帶領孩子的主要課輔老師。很多人都覺得山上來的小孩比較天真、比較好動,當這二十幾個小朋友聚在一起時,有時吵的屋頂都快要被掀開了!可是我從未看過麗麗老師發過脾氣,相反地,她一直很有耐心,孩子犯了錯,她會用嚴厲的口吻糾正他們,並跟他們講道理,因此每個小朋友都很服麗麗老師。儘管麗麗老師常揶揄自己快被小朋友們搞瘋了,但實際上,她的身上總是充滿著滿滿的愛與好多好多的快樂,並且將這份快樂感染給身旁的人。十幾天與麗麗老師相處,讓我和聖鈞都覺得好充實又好快樂。
當然,這十五天,我們也發現了大愛村某些不美麗的現實層面。舉例來說,園區漢民與原住民之間,有著非常深的隔閡;而同樣是那瑪夏的布農族,有些人未來想要回山上,可是也有人並不這麼想,雙方互有些嫌隙等。不過,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又有哪一個社區沒有內部歧見?我們應該充分了解一件事的各種角度,正視每一位實際生活在社區裡的居民心聲,才有機會讓社區更好。
對我來講,來這裡的生活雖然兩星期像一個月般的漫長,但我每天都認識了新的人,到處聊天、串門子、搏感情。也因為種種原因,認識了一堆小朋友,跟他們打成一片、每天膩在一起。說實在的,我已經不知不覺地習慣了有這些朋友在身邊的生活,甚至開始害怕回台北以後要面對那令人喘不過氣來的生活步調、吵雜的車聲、在鬧區走路要很專心以閃避人群,以及一停就是一百多秒的紅燈了。
兩個禮拜的相處,跟很多人的感情,卻好像累積了幾個月之長,感情愈深,愈捨不得離開,愈恨兩星期之短,離開後更覺得想念。兩個星期前我還在台北,兩個禮拜後我又回到了台北,大愛村的日子,就像一場夢一般。我還記得在大愛園區的最後一個晚上,惠珍媽媽特別送給我和聖鈞一人一條親手編作的串珠飾品,「怕你們忘記我們呀,」惠貞媽媽笑著說,「這個給你們帶在身上,這樣以後你們看到它就會想到我跟劉爸爸了。」
不過不用擔心,我一定會再回來的!劉爸說:「以後等我們搬回山上,你們想來山上玩,就可以住我們的房子。」范范說:「聖誕節坐我的車,我們一起回去吧!」小朋友則摟著我們問:「你們什麼時候會再來?」那就聖誕節吧,或明年的射耳祭… …。總之,我會再回來的!
作者小檔案
林東翰,台北人,目前是政治大學廣電系的大四生。相信「世界上沒有不會的事,只有你會的,以及你還沒有學會的」。勇於嘗試的個性加上容易與人親近的性格,恰能讓我不停地學習著。未來希望從事影像創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