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北投硫磺谷社區發展協會 - 蹲點 Day11|老師!我們都想學自拍!

《彩妃的講師初體驗!緊張到廣場舞都沒心情跳啦!》
今天是我最最最緊張的一天。
因為今天擔任小老師要教日文歌唱班的長輩們如何擺姿勢和拍照,
整個早上我完全沒有心思在廣場舞課,只跳了一首作為暖身(其實是想讓自己醒醒腦,放鬆一下身體)。
早上我坐在洪理事長旁邊繼續構思著下午的課程,
聽到老師喊:「下課!」時,我感覺早上的課好像很快,好像又感覺很久(應該是我太緊張)
離開教室前我和洪大哥說:「我好緊張喔..」
大哥安慰我說:「唉~不用緊張啦...到了研究所上班都還是會這樣(雖然聽不太懂什麼意思,但心裡放下了一點重量)」
下午一點到了教室,我馬上把設備拿出來要預備課程,
沒想到教室已經坐了快一半的同學,我就越來越緊張…
(可能是第一次面對長輩上課,而且還是教攝影!這2個都是我的初體驗啊)
結果沒想到上課的過程意外的氣氛很好,長輩們感覺很享受也很有收穫,
我特別預備了一些小禮物作為獎勵,增加課程的互動性,果然長輩們非常活躍的參與。
我還特別設計「口訣」讓長輩多講幾次,也不斷地重複口訣增強印象,
一小時過去,本來要將時間還給日文歌唱班老師,
理事長看大家學得很投入,於是將剩下的時間也交給我。
《手機攝影課剛開課,就被長輩們熱烈許願教自拍》
今天主要的授課目的是:教大家如何當模特擺動作和學習幫別人拍照構圖等技巧,
殊不知長輩們許願說想學「自拍」!因為沒有拍過自拍,都是幫別人或讓別人幫忙拍。
(教完手機攝影後,問阿公阿嬤想學自拍的人舉手,幾乎所有人都舉手!)
非常突然的要教學,也沒有準備簡報(沒有簡報只能讓大家想像畫面)
但我還是馬上想到解決方法,
我教阿公阿嬤怎麼拿手機、用什麼角度自己會最好看,
還教阿公阿嬤們怎麼活用手機的倒數計時,用水壺當臨時手機支架自拍...等等
讓大家直接實際操作,我和夥伴再下去一個一個調整。
每位長輩都學會後,大家都非常開心,也都說:
「真的很謝謝你們,教我們拍照擺動作、還擁有人生第一張滿意的自拍照!這是我第一次自拍喔!」
他們收穫很多也覺得很有趣很好玩。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麥克風,
全程都感覺喉嚨快啞了…
但我還是很享受這樣教學,以及收穫到的反饋!
課後我們找了五位奶奶一起跳舞,
第一次嘗試教長輩跳排舞還加上排隊形,
在短短半小時的時間他們就學起來,直接正式錄影了!!
果然是平常有在跳舞,學習速度就會非常快阿!!
寫手/ 手機攝影課+自拍課+舞蹈老師的彩妃
《阿嬤們也會在 7-11 聚餐!》
上週08/11日文歌唱班,在教阿嬤們用手機時,和阿嬤們相約下週8/18在7-11和他們一起吃午餐。
我們如約抵達之後,發現有6位阿嬤會相約在7-11一起吃午餐
「阿嬤,你們平時都會來這邊吃飯等上課嗎?」
「嘿啊,這裡比較方便啊,離上課的地方很近」
我和彩妃一邊吃著午餐,一邊和小碧阿嬤聊天
小碧阿嬤說:「我最近吃太好了,所以中午只吃7-11的沙拉,飲食還是要控制一下。」
阿嬤問我們:「那你們來北投服務,有沒有去陽明山上玩?」
「有啊,我們昨天和前天有跟阿秀阿嬤一起去走陽明山、硫磺谷和冷水坑泡腳、還有去淡水漁人碼頭」
阿嬤:「是喔,她速度這麼快」
筑勻:「阿嬤你也想帶我們出去玩嗎?」
阿嬤:「當然啊,你們這麼可愛,我當然想帶你們一起出去玩,我也很常上陽明山」
剛好下午1:30 彩妃要教大家手機攝影,洪大哥說教室要到13:10才會開
彩妃又很緊張,所以我就提議先教小碧阿嬤,當成練習,減緩緊張感
晚點教30位長輩時,才會比較知道要講什麼。
剛好小碧阿嬤的手機是彩妃在網路上一直找不到相機介面的小米手機。
《原來會自拍也能提升自信心!》
有大約一半的阿公阿嬤一手拿手機,一手觸控自拍鍵有困難,
我輔佐彩妃教學時,教阿公阿嬤們改變握手機的方法,用音量鍵按快門,阿公阿嬤都感到很新奇:「原來音量鍵也可以拍照喔!」
一些阿嬤拍了自己人生第一張自拍照,感到非常興奮和新鮮;
一些阿嬤拍完卻覺得跟心目中的自己有很大的落差,因為年紀大、膠原蛋白沒有年輕時多,臉上有很多皺紋,導致不太喜歡自拍的自己,比較喜歡讓其他人拍她,或是不拍照。
「妹妹,你看,這是我剛剛拍的人生第一張自拍,但是我臉上皺紋太多了,又老又沒有膠原蛋白,手又很難自拍,我覺得很不好看…」
「阿嬤,不會啦!皺紋代表的是智慧,妳手機換個角度拿,手抬高,我跟你一起拍一張試看看,你看看好不好看喔。3、2、1,笑!」
用手引導阿嬤拍攝的角度,再和阿嬤一起拍一張之後,阿嬤開口第一句都是:「啊你們年輕人怎麼拍都好看啦」
但是再多鼓勵她用同個角度再拍一張自拍,這些對自己本來沒有自信的阿嬤,都很神奇的說:
「哇!原來我自拍也能那麼好看!」,原本悶悶不樂的阿嬤瞬間就開懷了
他們還說:「果然就是要多嘗試,方法對了,拍起來就好看了!」
《阿嬤們陪我們公園躲雨2小時》
下課後,我們找了5位阿嬤一起到公園拍跳舞影片,不曾想在拍完第一次正式影片後,下起午後雷陣雨,於是我們跑到公園角落有屋簷的盪鞦韆躲雨
躲雨的這2個小時裡,3位阿嬤陪我和彩妃一起站著等雨停,鞦韆上還坐著一位社區阿嬤。
我們聊著為什麼來到北投,我們2個的科系、現代社工的社會環境,還有阿嬤們的過往與現在的生活面貌
其中一位是在7-11和我們一起吃飯的小碧阿嬤,小碧阿嬤平時有空會上陽明山玩,會接修改衣服的案子、還會自己設計衣服、自己打板!
她分享自己的兒時生活:「我小時候成績很好,老師都會專門跑到家裡,說服爸媽一定要讓我繼續升學。有一件事你們年輕人應該不會知道,以前成績好是會登地方報紙的喔!像是北投新聞、宜蘭新聞這種的」
我跟彩妃嘖嘖稱奇,覺得大開眼界,當時才知道成績好會登報,名揚全村或全縣的原因就是這個。
《化身搬家工人,和協會一起報恩》
最後我們在文化國小附近留到晚上19:00,和洪大哥一起到去年的舊教室,搬運大型的木頭櫃。
會來當搬家工人的原因是因為:
幾年前硫磺谷社區發展協會長期借用的的教室被通知要都更,必須搬走,
但因為登記在文化里,所以協會至少要有一堂課在文化里上,
走頭無路、找不到教室時,當時屋主把他的房子客廳借給協會用,最後用到2024年12月。
現在屋主把房子賣了,理事長就主動來還恩情,把房子內不要的傢俱都搬空請清潔隊來清。
於是我們跟著洪理事長、謝大哥、王老師一起搬各式櫃子到約定地點。
我們也在空閒時記錄下這感人的故事與過程。
(點我看影片)
寫手/ 教到喉嚨也沙啞的筑勻
2025.08.18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