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彰化路上教會 - 謝佩雯
印象深刻的是蹲點期間,我們在土地公廟旁拍攝空鏡頭,路旁走出了三隻幼貓,三隻沒有母貓在一旁隨伺、看來出生沒有多久的幼貓。
一開始的他們戒心非常重,所以我們只敢一步一步慢慢靠近,甚至有時還要停下腳步等待牠們適應我們的距離;好不容易終於可以近距離觀察牠們了,此時卻出現一對騎著腳踏車經過的小姐弟,與我們一樣發現了這三隻小貓,而弟弟不顧幼貓拱起的背、豎直的尾巴,強行把其中一隻抱起直接摟在懷裡。
我們站起問他是否有要負責牠至少十年的照護,不然的話就別抱起牠;弟弟雖然畏縮但還是點了點頭,看我們還想繼續追問的樣子,一旁的小姐姐就連忙把弟弟拉上腳踏車離開。
這不過是來到路上的小小一段插曲,但這三隻幼貓卻讓我聯想到了陪讀班的孩子。在路上這樣一個長期都有志工來此服務的地區,陪讀班的孩子早已適應不時會有陌生的哥哥姐姐來陪他們玩,幾天後又跟他們道別,即使難過也無法改變他們要離開的事實;也因此他們慢慢建立了屬於自己的一套防衛機制,如同路邊的小貓,戒心會比其他地區的孩子們重。
若志工服務只像我們遇到的弟弟一樣,一時愛心發揮了,就將幼貓抱起扶養一陣子,等到發現無法負責時,就又丟棄,這絕非正確做法。所以教會也與一些志工服務團體建立默契,每年定時會有志工來此服務,讓陪伴不至於斷了線。
在定期的志工來訪之外,教會也特別為了路上的孩子成立陪讀班。主要針對地方上的弱勢家庭;在家庭喪失了照顧、教育的功能後,是陪讀班給予這些孩子溫暖,而且是長長久久、有一定制度的照護,而非一時興起三分鐘熱度。
已經成立六年的陪讀班,不管平時上課或是寒暑假,皆聘請老師來照顧這些孩子,所有的課程與規矩也都有一定的章法制度,如此才能執行長久。看著孩子們臉上的笑容、有條有理的作業簿,以及下了課遲遲不回家、還要繼續黏著老師和志工的情況,或許已經說明了陪讀班的成功。
然而陪讀班不僅僅只是照顧下課後的孩子們,還努力發揮影響力,例如舉辦家長座談會,想要教導路上的居民有更多對的教養觀念;又怕這些爸爸媽媽坐不住一兩個小時的對談,就結合孩子們在陪讀班上的音樂課,舉辦成果發表會,同時也在其中穿插教養孩子的觀念,一舉數得。
而路上另外一批需要關心的是長輩們。在鄉下地區孩子和老人是最多的,青壯年早已離鄉工作。兩個星期接觸老人家下來,也覺得長輩們未嘗不是另類的孩子,都是需要照顧、需要陪伴。而教會裡承辦長輩事務的屏芳老師、阿君老師特別針對他們的需求,建立了一周兩次的送餐、一周一次的家事服務,一方面解決他們因年邁而較無法負荷的煮飯、清掃等家務;另一方面就是陪這些老人家聊聊天,讓他們感受到還有人在關心,心情也比較開朗一點。
老師們的用心還不僅於此,原以為送餐服務裡的便當是附近的自助餐煮的,沒想到竟然是與二林鎮上的彰基醫院合作,請醫院提供營養、健康的便當給社區的老人家;而阿君老師更辛苦,在送餐服務前還要騎車到醫院拿取熱騰騰的便當。
也許送餐與家事服務的次數對於路上這麼多的獨居老人而言還是太少,受限於教會的人手不足,無法增加;即便寒暑假有不少志工來此服務,但若是配合這不定時、不定量的志工,而改變每周一定的服務次數與品質,絕非長遠之道。我想以教會這樣的「業餘慈善機構」而言,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力量來執行社區關懷。服務不在於一時,重要的是建立一套適合路上孩子、父母、長輩與教會的關懷模式,如此才能走得更長遠。
來到路上的十五天,我們當然也與某些孩子和長輩建立情感,雖然離去時依舊會傷感,但我知道教會的陪讀班與老師會好好照顧他們,也知道明年他們會有不同的人來此陪伴,頓時更為放心。
來到路上的十五天,我們不僅深刻體會到教會對路上地區的付出,也從平日的鄉間、和阿君老師口中更為了解路上的產業發展、信仰、人情味等等專屬於路上的在地文化。要了解一個地區,最實際的作法無非就是去當地體驗,從自己的眼睛以及耆老們的口中拼湊出全貌。謝謝「蹲點‧台灣」,讓我有機會認識這樣一個如此可愛的社區。
作者小檔案
謝佩雯,宜蘭人。我喜歡一個人在大街小巷中走路,想東想西想事情,也看看路上各式各樣的人情事物,也喜歡一個人搭公車往窗外發呆。
喜歡觀察腳下這塊土地,為發現的每一項美麗感到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