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南投良顯堂基金會 - 潘子祁

這次參與蹲點活動,最大的收穫便是親自看見社工們的工作內容。由於事前習慣上網蒐集資料,但是這次的準備功課似乎不太容易,因為都是一些比較抽象如「服務」、「預防性」、「協助性」的概念,讓人更好奇實際上工作內容是什麼。而蹲點正好給我一個機會,親眼看見非營利組織社工的一天。

 

我得說從事社會工作是一份相當浪漫的工作。人們常說「有夢最美」,但我想每個非營利組織的成員都能認同這句話,不過當他們面對現實生活,卻算不出離夢想到底有多遠。

 

尤其像是青少年社工,他們面對的考驗更多。最簡單的想像,一般人捐款往往會選擇兒童福利、老人照護、婦女權益,或較知名的社福單位,青少年服務能獲取的資源則是相對弱勢很多。甚至是受到質疑,「為什麼要捐款用在不良少年身上呢?」

 

最令人動容的便是,我在良顯堂基金會的社工們身上發現,他們並不放棄追逐自己的夢。記得徐督導曾經和我說過,他的老師可以為了一個他覺得值得等、應該做的專案,卻苦於沒有經費而等了二十年,最後水到渠成。因此很多時候只是需要多做準備,當下的每分努力都不會被放棄。

DSC_0348.JPG

尤其是要轉動社會這臺大機器,更是一項浩大工程。我曾多方詢問,多數人總相信社會難以改變、現實就是如此,那麼只有一點點聲音訴求改變,能成功嗎?

 

改變並非泛指革命,而像是社會對青少年的負面印象,其實都來自以往的偏見,缺乏對每個個案的細微觀察。其實,只要把每個人都放進青少年的故事中,人們還是會和青少年做一樣的選擇、一樣的決定吧。

 

需要改變的是社會的誤解、不寬容,以及孩子們的成長環境,進行「處理」和「預防」,並提供長期、穩定的正向力量。工程浩大繁瑣,又需要日復一日的積累,有更多時候還必須向現實妥協,尤其是錢。

IMG_0870.JPG

有時,則是自己的工作不被外界看好、認識,因為成果是累積性的,不是直接性的改變,面對張大眼睛看的社會大眾,往往關心個一、兩年就決定放棄這些小孩。對這些孩子們而言,恐怕又是第二次甚至第N次的放棄。

 

但每一次夢想就要被打倒,萌發不如歸去的想法時,社工們卻又總是能振作,找到這份工作的價值和熱誠。即便只有一點點的改變可能,還是能成功。因為人不是數學公式,「0.001的改變+0.001必然只有0.002」,但是吝於給予那0.001的改變,就絕不可能影響現況。

 

我想除了自我鼓勵,另一份價值便在於從孩子身上看見的耕耘。其實青少年雖然表面上不說,但心裡面其實都知道誰對他們好、誰沒放棄他們。平常看他們仍是一副吊兒郎噹的樣子,但是該認真的時候他們總是能拿出他們的真心誠意。

 

我想這就是社工們能堅持下去的重要原因吧。

作者小檔案

潘子祁
政治大學

潘子祁,新聞系四年級應屆畢業生。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閒聊和看公共電視。這次參加「蹲點‧台灣」能到良顯堂基金會也是個偶然,不過我想正是偶然更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