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台南林子內教會 - 陳薏安

直至今日,我仍記得那兩個男孩的樣子。

一開始對於他們,是來自其他人的口述,自己也理所當然地被既定的印象框住了,所以我從未想過,後來的我們居然會變得如此靠近。必須承認是,一開始先跨出第一步的人是我,但那跨出去的心思是帶著我想要他們做為紀錄片的角色,因為他們帶著我想要的故事,很精彩、很能打動人心,然而,在熟悉之後,這些計畫都隨之改變了。

 

在最後的感性晚會上弟弟抱著我抬頭說:「我不想回家,我想要在這裡跟大家在一起。我會很想妳。」

在一旁側錄的我,以為這樣看著他們就不會感到悲傷,看著大家彼此擁抱,只是會感到溫馨沒有別的,然而,弟弟從擁擠的人群中找到了我,對我說了這些話。那一刻,眼淚也跟著不聽話地掉了下來。那幾天,說真的身為一個紀錄者,幫忙的也大都是幕後的工作,與孩子們的接觸也不如教會青年的那麼多,尤其我還算是一個“兒童恐懼症”患者,對於小孩總是沒輒,然而,在攝影紀錄的同時,對著孩子們笑一笑,或者說幾句話,突然得到了回應及愛,於我,除了小小的shock,還有更多心裡的觸動。而那一個大家都束手無策的弟弟,卻意外的在那幾天喜歡著我這個姊姊,總是在我耳邊小聲的說:「姊姊的頭髮很漂亮,我喜歡你。」接著粲然一笑,而那一笑,比什麼都還要真誠。

 

他並不是一個擁有很完善家庭的孩子,也因為家庭的問題在教育上出現了一些小小的問題,導致他沒辦法好好地交朋友、學會團體的生活以及生活上的自理,這樣的孩子,大家都用盡全力地找辦法要幫助他,並安排了特別的大哥哥隨時看顧著,一開始確實是一場瘋狂的追逐戰,完全失控,但最後的結業禮拜上,原本連舞都不願意跳的他,不熟練地跟著同伴們一起揮舞著雙手,露出靦腆的笑容,那一刻,我忍不住紅了眼框,短短的四天,我看見了他慢慢的用他自己的方式長大、改變,其實,他只是一個需要愛的孩子,而這短短的四天,我也不知不覺的給了他愛和關懷,他的確收到了,那一句「我會很想妳。」成為他給我最珍貴的回禮。

 

星星、夜景和大海,是我最喜歡的三件事物,在林子內附近的關仔嶺有個看夜景的好地方,雖然我總嚷嚷著想去,但因為很多因素無法在蹲點期間去看看,然而,就在離開前我收到一份禮物…

 

我從來都不覺得我們會成為朋友,畢竟我們擁有不一樣的生活環境、成長背景,他的故事彷彿像是電視才會上演的情節,那些都是從小在爸媽照顧下每天乖乖上學讀書的我所不曾觸及的,然而,在一次的誤會解開後,我們開始有了交集。他把那些鮮少對人提起的過往對我說,我問他「你怎麼信任我呢?」他說「因為我覺得你是好人,不會害我。」當分享開始啟動的時候,本來以為我們會開心的接收這些拍攝素材,但在聽到那句話的瞬間,我突然對於一個紀錄者的定位感到迷惘,因為信任而得以觸碰的故事就這麼透過影片播送到各方,也許感人,也許有爆點,然後呢?

 

於是一直到最後,我仍然在每一個分享的故事啟動之前親手按下了停止錄影,因為這是我能為這些朋友們所做的小小的事情,守護他們的故事。

離開的時候,他給了我一個盒子,回程的車上我打開了它,裏頭靜靜躺著一罐紙摺的星星,手機傳來了他的訊息:「妳說,很想去看夜景,但這幾天沒有機會能夠帶妳去。而這些星星妳可以帶走,晚上自己在房間的時候,關了燈,就可以看見它們在發光了。」那一刻,我總算體會到,服務或紀錄都不是我們最後帶走的禮物,而是這短暫的日子所得到的真心。在都市生活著,人與人之間彷彿像飲料店的飲品,全部都改成了無糖,淡淡的,但他們卻用小小的舉動打破了我對於世界開始築起的冷漠,好像鼓勵著自己可以再一次去相信,單純而不計算的交心。

「我朋友真的很少啦!」

「那現在開始妳有我們了啊!」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星星,一顆、一顆地串連起來,成了這個夏天最燦爛的夜空。

謝謝你們,成為我這個夏天最珍貴的一頁。

作者小檔案

陳薏安
中原大學

我是陳薏安,來自中原大學。

因為曾轉系的緣故,所以擁有著設計系和文學院女孩的雙重特質。

是個熱愛大自然,夢想是住在三合院,喜歡聽著老歌,特別喜歡台灣小吃的草根少女。

對於各種事物都抱持著無限的熱情與好奇,最愛的是棒球,奉為人生唯一的信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