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屏東 楓林教會 - 姚其宏
楓林村,座落於屏東縣獅子鄉,主要由「楓林部落」與「新路部落」組成,是以農業為經濟來源的村莊,農園座落於村莊的外圍,村莊的土地並不適合種植小米或水稻,但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與氣候狀況,使楓林能產出熱帶地區的高經濟作物——芒果。楓林村位在山與海的交界,獅子鄉內的部落,也只有楓林能擁有白天吹海風,晚上吹落山風這樣獨特的氣候環境。楓林村的主要信仰為基督教,並細分為長老教會與循理會,而與中華電信合作的是隸屬於基督教中華循理會的楓林教會。
楓林村楓林部落並非傳統部落,楓林部落主要由內文群(內麻里巴社和阿遮美薛社)的排灣族人所組成,內文群亦稱內文社、大龜文王朝(Tjaquvuquvulj),日治時期日人認為漢譯「龜紋」不雅,便改為內文(Nibon)。大龜文王朝為古代南排灣族群建立,存在時代橫跨史前、荷治、明鄭、清領與日治時期,在清光緒年間受開山撫番影響,打通Kulanao古道南路,而後的牡丹社事件,更敲響了南排灣族面臨崩裂瓦解的序章,大股頭人羅伐尼奧(Ruvaniyau)勢力範圍最廣大;二股頭人鳩冷(Tjuleng)藩屬部落最多最有實力,由兩個頭目輪流主祭「五年祭」儀式,五年祭並非祭祀也非慶典,排灣族人相信死後的靈魂會回歸大武山,成為祖靈,祖靈會巡迴探視各子孫部落,而巡迴一圈大約是五年。透過這樣的祭儀,凝聚族群意識,然而1930年日治時期已全面終止獵頭風俗(祭典需獻祭頭顱,後改為刺藤球),五年祭不再舉行,1934年日人強制部落遷徙下山耕種,將各社群分裂拆解重新組合,使部落凝聚力潰散,人口大量的遷出擴散造成王國崩解。如今的楓林歷經80幾年,部落原始文化凋零,但不僅僅是楓林,整個南排灣族都面臨同樣的窘境,日治後,國民政府的政策更是強力地消除了原住民族的族群意識,歷史、文化、語言都隨著時間流逝,現代化的社會像隻巨蛇將過去的文明吞噬,現在僅留下斷垣殘壁,人們即便無法適應也只能被推著不斷向前。
楓林村為獅子鄉的行政區,公所與衛生所皆在此地,鄰近楓港,位於台26線與台9線的交界處,往內聯絡新路、丹路、雙流、草埔等部落與台東,向外往恆春、屏東高雄,如同交通樞紐。「以前比較擔心部落的人出去後不回來,現在則是巴不得大家出去!」楓林部落循理會的薛勇生牧師有點自嘲的說出這段話,由於部落的生活機能相較於其他部落都更舒適,故有許多人龜縮於楓林,但部落的人不願離開,或多或少也與都市環境變化過快有關吧!部落像山林間緩步前進的百步蛇,無憂無慮的生活著;城市卻相如閃電般倉促向前的大蟒蛇,不斷吞噬著比他更慢的小蛇們。出去後回不來的成了大蟒蛇的糧食,也有可能成為了大蟒蛇的一份子;而回來後不出去的則是嚮往著百步蛇的生活,亦或是在蟒蛇的吞沒下歷劫餘生而不敢再向外邁出?
楓林部落中並沒有楓樹,但為何稱作楓林?牧師說是因為落山風過於強勁,樹林不得不垂下枝葉,故稱「風林」,而後稱「楓林」則是為了美化名稱。楓林部落歷經不同時代,不同的時代就像不斷呼嘯的落山風,大風刮得部落的人們不得不彎下腰來,人們是否能夠順應風勢?又或者被攔腰折斷?
我所知道的楓林,並非染紅的憂傷,而是染橘的溫暖,坦承、真誠地感染彼此的心,更像我的蹲點夥伴佳俊所說,「楓林村像根,而人們就像樹葉。」即便葉片們隨著風到處飄泊,風起風止,最終都會回到楓林村中,帶回來的體悟就化作養分,使楓林更加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