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雲林麥仔寮簝文化協會 I - 陳文媛

來到麥寮一周,碰巧遇到玩具烏托邦受邀到虎尾鄉的親職教育活動擺攤。除了透過活動促進親子間情感交流,同時讓玩具烏托邦參與進行二手玩具回收的推廣,讓孩子們從小接觸環保的觀念,是一個相當好的教育機會。

 

玩具烏托邦屬於麥仔簝文化協會底下推廣的其中一個專案計畫,目的是藉由回收二手玩具讓塑膠的短暫的一生能有更多利用價值,同時不要因為小孩子長大而讓不能回收的塑膠玩具直接進入垃圾桶,也讓生產塑膠的台塑六輕所在地麥寮成為一個塑起塑滅的地方。

 

活動當天一早七點半集合,我們與協會夥伴們將一箱一箱封好的玩具搬上汽車後座,依序上車以後關好車門、系上安全帶,朝著這次活動會場虎尾出發。因為玩具烏托邦這次不是活動主辦單位,而是以輔助的方式提供擺攤、推廣,並不像主辦單位那麼的忙碌。將木製的彈珠台放上桌、紙板做的大象溜滑梯放到旁邊,做為吸引小朋友目光的道具以後,再將清洗、消毒過,用來交換、樂捐的玩具陸續的擺上攤位。在我們尚未擺好「開張」以前,路過的小朋友們全都被這些色彩繽紛的玩具給「綁架」,家長也開始好奇我們是在做什麼?

IMG_3463.JPG

在孩子們擺弄桌上藍粉色的恐龍、各種顏色各種款式的汽車時,大人們趁機向家長解釋起玩具烏托邦的緣由。因為本身接觸環保的緣故,本身除了使用環保餐盒、環保餐具,也很希望推廣這樣的議題讓更多人知道。很有趣的是,到現場的家長們對於使用玩具交換二手玩具這樣的概念相當的有興趣,願意讓小朋友們拿自己的玩具到現場交換。然而在我們提到可以樂捐的時候,也可以發現家長們對掏錢換取二手玩具的意願並沒有那麼高。

 

負責將蒐集到的玩具清洗消毒的姊姊說,即使這些玩具看似都是從不需要的人那邊回收而來,清潔的人力成本一直是二手玩具回收的一個困難點。每一個玩具都是如此的不同,需要做內部金屬零件的拆解回收,又或者是木頭玩具擦拭曬乾,都需要仔細、一個一個慢慢做。看見這些被精心處理的玩具不受喜愛,又或者沒有人願意掏錢,內心難免還是有些惆悵。

 

然後我們在一陣笑聲中往另外一張桌子看去,發現木頭彈珠台被一家兄弟姊妹四個小孩給圍住「你那樣不行,交給我!」「我會我會啦!」「姐姐等一下換我了……」。我在他們身邊問:「你們知道玩具烏托邦在做什麼嗎?」年紀最大的姐姐看起來也才國小三四年級的年紀,一邊看著彈珠咚咚咚滾落,一邊對我說:「知道呀,我小時候的二手玩具有拿去回收。不過我們現在不需要玩玩具了,所以不用帶回家。」

 

致力於推廣紙製品的悠紙生活館在這次活動中提供了用紙板做的藍色大象溜滑梯,所有看到的孩子們都不由自主地想要上去溜一下,連已經二十幾歲的我們看了都覺得很精緻、很想上去做看看。看著小女孩溜下來、爬上去、再溜下來、再爬上去,一個人也可以玩得不亦樂乎。我拿著玩具烏托邦的簡章與小朋友的媽媽聊天。「我以前有聽過你們這個,我覺得這樣很好。畢竟減少垃圾產生也是在為小朋友的未來著想嘛。」

1_7.jpg

走到戶外看見行動圖書車的兩位司機大哥,在太陽底下找一些陰涼處休息、顧車,但活動結束後會走到這家長與孩子們也並不多。仔細想想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是我們重視,但別人在現階段未必認為重要的事情。也許做的過程中會有無力感,但看見孩子們開心的笑臉,聽到他們能夠理解「玩過的玩具是可以回收的」、「不需要的東西就不用買回家、不用帶回家」,我總覺得未來在接觸到「環保」這個概念的時候,小朋友也會更加容易有所觸動。

 

「你是環保小尖兵喔,要好好珍惜這個玩具。」也許現在這樣一句話不會讓小朋友們有立即行為的改變,但能讓這句話進入他們的心中、停留個一秒鐘、一分鐘,甚至更久,也許能讓世界上少一個玩具產生、少一個塑膠袋被使用、少一個垃圾被隨手丟棄到地上。當環保成為時尚,減塑成為習慣,留給孩子們的地球或許會更乾淨,而尚未到來的未來或許會有點不一樣。

作者小檔案

陳文媛
政治大學

定居基隆十八年、在大台北地區生活四年的大學生。喜歡攝影以及文字,有空就想要背上相機出走,熱愛與人交流,也享受閱讀及獨處的時光。喜歡甜食與苦苦的抹茶,最近開始學日文與吉他。睡眠不足症候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