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花蓮 邦查農場 - 施亦真

 

▌前言

待在花蓮的16天,親眼看見原住民文化正在流失的衝擊,以及秀蓮姐在文化流失的洪流中力挽狂瀾的身影,是最令我感到最深刻的在地故事。

 

過去,我們多半從教科書、網路媒體得知原住民文化正面臨消失的危機,但是,即便聽聞如此多的事件、議題,多少還是會覺得這些事物離自己相當遙遠。

 

然而,待在邦查農場的期間,我們才真切地感受到「文化」對於一個族群而言的意義,也逐漸理解為何要嘗試保留、傳承文化。

 

▌族語的吶喊

「我的國語講得不好啦,原住民的口音很重耶!」這是在拍攝紀錄片訪談時,78歲的蔡秀蘭阿嬤說的。

 

過去國民政府遷移到台灣時,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不允許原住民講自己的母語,而是強制要求大家只能講所謂的「國語」、也就是中文,否則就會遭到罰款。

 

然而,這樣的噤聲政策,對於原住民族群而言卻是一個重大創傷。

 

當他們無法以母語教育自己的後代,將導致整個族群語言的斷層,也就等於缺少了傳承文化的重要媒介;每一種語言代表的都不僅是表達,它代表的是整個文化裡的價值觀、信念,如果少了這些語言,就少了一個文化中重要的凝聚工具。

 

但是,在花蓮生活的半個月,我們在蔡秀蘭阿嬤的娘家看見小朋友們努力地學習自己的母語,嘗試與自己的族群建立連結;這樣的場景,似乎為族語斷層的黑暗帶來了一絲絲曙光與希望。

 

所以,在這裡我們所認知到的語言流失以及渴望找回語言的熱情,並不是扁平的想像,而是一個族群正在竭盡所能發出他們的吶喊,這些吶喊是立體的、是有溫度的、也不再是無聲的。

 

 

▌野菜民族

「如果世界末日,阿美族一定是活到最後的民族,因為我們是野菜民族。」秀蓮姐說。

 

還記得剛抵達邦查農場的第一天,那是一個陽光仍然很炙熱的黃昏時段,秀蓮姐帶著我們走進農場,認識農場裡的野菜。

 

根據秀蓮姐所說的,這些野菜其實不是農場種的,而是他們自己生長在這裡的。

 

在這片看起來像是許多雜草叢混雜在一起的野菜「田」,其實有非常多類別的野菜,如果認識它們,其實就多了很多食物的選擇;因此也可以說,當戰爭打來時,野菜也許是其中一個能夠大大增加人類生存率的要角。

 

而對於阿美族來說,野菜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秀蓮姐的童年記憶中,他們經常親自採摘野菜,並且將這些野菜成為每日餐桌上的料理,而這樣的記憶,也成為秀蓮姐嘗試復育野菜文化的信念。

 

雖然蹲點期間我們沒有太多機會認識更多的野菜,但我想,復育野菜文化之於秀蓮姐,或許是一種找回生活記憶的熱忱吧!

 

▌找回記憶的保種

我們在邦查農場最主要的任務,是協助秀蓮姐進行原住民原生種作物的保種建檔與紀錄,其中紀錄最多的是糯米類的作物。

 

在參與保種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秀蓮姐嘗試將原生種作物保留下來的熱情,來自於她期望能夠將自己族群的文化,像是植物成長的循環般傳承下去。

 

對於秀蓮姐來說,持續地進行原生作物的保種,不僅是因為想要讓這些種子可以被更多的人分享,更重要的,其實是找回阿美族過往的生活方式;從我們的觀點看來,秀蓮姐就像在洪流中力挽狂瀾的角色,盡全力地找回族群的記憶與生活。

 

因此,保種所復育的原生作物種子,乘載的其實是記憶、是生活、更是族群的價值。

 

 

▌結語

雖然,我們待在邦查農場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半個月,但我們卻從這裡的生活中,完整了對於「文化」的想像;無論是野菜、保種或是語言,都是讓我們更加理解文化究竟是什麼的重要角色。

 

同時,我們也發現這些所見所聞,拉近了我們與在地的距離,使我們不再感到自己是置身事外的人,也意識到文化多樣性應該是大家都需要共同實踐的理念與價值;每一種文化都代表一種思考,當我們有了多元文化的思考,或許也才能學會如何包容與理解。

作者小檔案

施亦真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大家好,我是來自人社系的施亦真。我喜歡寫作、和旅行,也經常關注社會議題,希望可以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陪伴這片土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