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嘉義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 - 第十屆蹲點台灣 瑪納生活第15天 HOJA 又是一個下雨天 夜訪yuyupas

2018年7月28日,這是我們在樂野的第15天。

今天我們前往yuyupas,因為聽聞他的鄒族之夜表演相當精彩,我們便抱著期待進入園區參觀,幸運地在公主之屋遇到了熱請的導覽姊姊,他很詳細的跟我們解釋鄒族傳統祭屋中的配置,從男人的武器到獸骨架,詳細認真的一點一點解說,我們才知道鄒族人對於「火」的重視,他說家中要常年生著火,火焰象徵著鄒族人的生命,所以不能讓它熄滅,而女性是不能碰觸男性的打獵工具的,因為容易沾染味道在武器上讓動物察覺,就獵不到食物了,種種禁忌在當時都是為了生活而衍生出來的生活常識,而非對於性別的歧視。後來我們跟導覽姊姊聊天,她說自己已經不被社裡長老承認了,也只能以遊客的身份參加小米祭,在鄒族的觀念裡,特富野和達邦社的人在離世後靈魂會前往大塔山跟小塔山,少了長老的承認,他們的身份變得沒有依歸,他說有不少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如此,讓人不禁思考關於自己,我從哪里來、又屬於何處。

到了晚上,我們開心的入座,期待精彩的鄒族之夜開演。

鄒族之夜的表演不同於一班原住民的歌舞表演,它結合了歷史故事和神話,以舞台劇的方式呈現,一開始說起「洪水」的故事,傳說在很久很久之前,一隻巨大的鰻魚盤據在溪流裡,堵住了河口,造成堵塞,大水淹了上來,當時的鄒族人只好不段的逃往高山,最終上了玉山,他們拜託巨蟹幫忙除去鰻魚,接著等到洪水退去,部分族人下山,尋找天神哈莫所留下的腳印,他們兵分兩路,分頭尋找適合落腳之處,在離別前他們將天神所賜的箭折成兩半,座位日後相認的信物,他們各自到達了不同的地方生根、發展,慢慢的演變為現在我們所認識的鄒族文化。

在鄒族之夜的表演中,舞台延伸到外圍的茶園,籠罩在夜色的茶園裡不時透出火把的亮光,有時是臨別的珍重,有時又是相逢的暗號,在這樣的巧思設計下,表演充滿了令人驚艷之處,看得出來他們在歷經歲月洗滌後,渴望為自身文化留下足跡的熱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