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花蓮黎明教養院 - DAY17 第二位圓圓
有一種溫柔,叫做「願意傾聽彼此的聲音」。
「這個世界上,有一群朋友,他們表達愛的方式與你不相同。他們是肯納兒。在他們身上,你會知道,可以讓你愛的人感受到你的愛,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這是我在蹲點部落格中,寫下的第一段話。
記得,初踏黎明教養院肯納專區的教室時,我就被牙牙以著極大無比的力氣,抓著雙手,往教室外跑。這段過程,我深刻至現在。除了驚訝於掙脫後的雙手瘀青外,更令我思考,是否大眾對於肯納症的第一印象即為此,這一份無法越過心理界限去相處的恐懼。
因此,在於撰寫蹲點15天中的每一字、每一句,我希望能讓不認識肯納兒的朋友們,或是對於肯納兒擁有既定、刻板印象的大眾們,能夠真實地認識這一群猶如星星的肯納孩子們。即便,肯納孩子們心裡的小宇宙與我們不一樣,想法亦總是跳耀著,甚至令人是摸不著頭緒,但是,他們和我們一樣,擁有幸福的權利。
只不過,這份幸福的願望很小。小到只期盼有人能夠懂得他們,願意傾聽述說的每一字、每一句就足夠了。
而達成肯納孩子小小願望,即是「蹲點.台灣」真正在執行的目標,也是部落格名稱「聽!我們為肯納兒說故事」的緣由。
人之「情」的部分,表達的方式有很多種,書信是一、微笑是一、擁抱是一,然而,鏡頭亦是其一。在蹲點的日子中,從不曾想說要成為肯納兒生命中短短的一隅驚嘆,更多的期盼是讓這一個社會,能夠重新的、真實的、願意的去認識肯納兒,這一群特別的孩子。
從花蓮黎明教養院回來後,心裏是涵納許多留戀的,其中,包括第一天就被牙牙因緊握而勒出瘀青的雙手。記得,當初教保員是和我這麼述說的:「不放開 ,是因為喜歡,只是他們不會控制力氣,只是想使勁了,全部給你、全部告訴你。」那份情,觸覺上很痛,卻更深刻於我心。
不管是光光每日晨間運動上的偷懶和想睡覺,或是娃娃每日喝牛奶時的謝謝,抑或能能望向電風扇,頭跟著電扇方向一起擺動的弧度,都歷歷在目。每一位肯納孩子的小動作,似乎都在述說著一份感動人的小秘密、小故事,只是過往的我、我們鮮少慢下生活步調,停下來仔細聆聽。
若問我參加蹲點台灣值不值得,我會毫不猶豫的回覆「值得」。
我認為,足以於蹲點台灣的活動中,重新反思自己與社會的關係、連結自己與肯納孩子們的緣分,是何等幸運。學習傾聽每位孩子的聲音、故事,練習接受每一位孩子表現愛的方式,更是2019年暑假最溫柔的成長。
謝謝蹲點台灣,謝謝我的夥伴歐孟亭,謝謝連續聆聽15天的肯納兒小故事的朋友們。
2019/08/28
楊敏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