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花蓮縣萬榮鄉 魯巴斯教會 - 司起菇香:欣馨向榮【感恩祭,讓傳統延續】-07.12

這天一早,我們兩人跟著實習老師巴谷兒在八點集合,準備一起去西林村的西林國小參加「支亞干部落感恩祭」。
✧感恩祭是什麼?
感恩祭 (Mgay Bari) 。族語mgay原意是給予,bari則是神靈。Mgay Bari 即為感謝神靈賜予部落平安與豐收之意。
自公元2000年開始,感恩祭似乎已經成為結合基督信仰與太魯閣族傳統文化的儀式,是現今太魯閣族每年最大的祭儀活動。除了凌晨至清晨點之間 , 由祭司帶領部落耆老在深山舉行祭祀祖靈的儀式之外,同時並規劃一系列的文化慶祝與傳習活動,增加許多新的舞蹈展演元素,傳統技藝活動比賽,如摔角、負重、射箭、抓豬等,以聯絡威情;增加互動,凝聚族人向心力,適應新時代不同於過去的需求 。
節錄自:全國宗教資訊網(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42)
有些文化是要傳承的,就像我們講母語,或者一些傳統樂器,
你不傳承的話,這些東西就消失了……
◈感恩祭初體驗
進入西林國小後,可以看見活動早已開始,穿著族服的男女孩在草地上隨著傳統音樂起舞,平時在生活中幾乎沒機會聽到的樂曲,在這裡則完全不同。傳統旋律能好好地飄揚,自在穿梭於人群中,歡迎每一位來參與活動的居民、邀請他們加入這場饗宴。一旁還有市集,販售著織布工藝品及在地美食等,讓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小驚喜,帶著滿滿的祝福與笑聲,一同度過難忘的感恩祭時光。
◈織否,知否?
接著,我們回到部落中的文物館,一樓正在展出特展,二樓則是有居民會過來學習編織。
每位阿姨、婆婆聚精會神看著手中的絲線,一次次來回穿梭,看似是重複的簡單動作,但一個不留神也可能出差錯。時間靜靜流淌在這個空間中,這些正在織布的婦女們不多說一句話,或許她們正在和手中的絲線做心靈感應,溫柔且緩慢的動作,漸漸交織出色塊與圖騰。
◈一起來歌唱
晚餐過後,我們來到了史蹟館,和牧師、長老及居民們共同練歌。每人都拿到了一本名為「尋見」的書,裡頭是簡牧師自己編曲的詩歌,我們跟著唱了兩首後,喉嚨累到想罷工……不過聽到居民們的美妙歌聲,又說服自己留下了。繼續待在史蹟館,安靜聽著大家的天籟之音♪~♬~♩
感恩一切,讓彼此相遇、尋見。
撰寫人:鄭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