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花蓮縣萬榮鄉 魯巴斯教會 - 司起菇香:欣馨向榮【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07.17

◈老師換人當:Piyut初登場
經過前三天我帶領的課程結束後,今日課程老師交棒給 Piyut(馨茹)啦~上課前高效率籌備道具、打好講稿,還再次向文健站人員請教了自己族語名字的唸法,為課程做好十足準備呢!
她帶來的是「圖說關心」:問好圖製作教學,而一開始的破冰遊戲「圖片快跑」要測驗長輩們的反應速度。看大家都十分投入其中,仔細聽老師一聲令下後,急忙尋找對應的圖片,一人打、另一人急著拉走圖片,既緊張又刺激啊 ><
◈山中珍品,美食饗宴
文健站下課後,約莫是上午十一點多。我和馨茹頂著頭上的熾熱陽光走回教會,開門後在桌上迎接我們的,是滿桌豐盛的午餐。從什錦炒麵、冬瓜豆腐蛋花湯,到讓人眼睛一亮的炒山羌,每一道都是熱騰騰、香氣撲鼻的佳餚。更令人驚喜的是,這一桌好菜,竟全出自簡牧師之手!
我們一邊吃午餐、一邊聽牧師介紹他精心準備的食材。炒麵中的菜來自南投靜觀部落,是爽脆的高山高麗菜。而湯品中的玉米塊來自秀林,一口咬下,甜味及吸收的湯汁瞬間噴發,完美提升了整體風味,讓湯品更加甘甜。重頭戲非「炒山羌」莫屬,這是我們兩人首次品嚐山羌,起初我還有些遲疑,擔心有腥味太重的問題。沒想到真正吃進嘴裡咀嚼時,Q彈肉質帶著爆炒香氣,和想像中完全不同,是非常美味的一道料理~
牧師提到,獵人們在捕獵山羌時,仍秉持著順應自然生態的精神:例如不獵捕母獸,並根據動物的活動季節決定是否出獵。此外,當有人成功捕獲獵物時,也會與族人共享獵得的成果。這種尊重大自然、樂於分享的精神,讓我深感敬佩。
◈十年如一日
午餐結束後,我們和牧師、實習老師一同前往萬榮火車站,接送遠從台北到來的佳儀姐。
距離上次牧師與她見面,已經是約十年前的事了。儘管時光流轉,牧師依然好客且健談,帶著我們到史蹟館泡咖啡。今日的咖啡豆是來自哥倫比亞的蘭姆卡斯特,在研磨時就散發出微微帶酒香的氣息,令人沉醉。一邊喝咖啡、一邊聊天的愜意時光,悄悄轉動了記憶的齒輪,把彼此拉回到十年前見面的那一刻。歲月仿佛從未帶走什麼,一切仍舊親切如昔。
◈在琴聲中,慢下來
週四晚上七點,是我們一週一次的吉他課時間,由教會的實習老師巴谷兒擔任指導,帶領部落的三位青年與我們兩人一同學習。
音樂可以五花八門,也可以很簡單。
只要找到你喜歡的曲風,你就會有持續學習的動機。
這是在課堂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
在這個講求快速回饋的速食時代,短影音的確帶來即時的刺激與娛樂;但相比之下,學習樂器無法一蹴即成,卻能在緩慢的練習中,帶來更深刻、更持久的成就感。當你真的花時間學會一首歌,那份喜悅,是任何三十秒的快感都無法取代的。
撰寫人:鄭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