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花蓮縣萬榮鄉 魯巴斯教會 - 司起菇香:欣馨向榮【直到再相見】-07.27


離開萬榮後的第一站,不只是轉乘,更是起點。有時候,離別並不是一句話或一個擁抱就能結束的事......


 ◈當信仰遇見旋律

一早告別民宿後,我們帶著大包小包行李回到教會,和大家寒暄問安。本以為只是例行的拜訪,牧師卻神秘地說,要帶我們去看看一個地方......跟隨他的腳步走上教育館二樓,推開那兩扇門後,映入眼簾的,竟是一整間錄音室——桌上擺著音控台與效果器,兩台電腦螢幕在閃爍。牧師笑著介紹,這些設備都是他一點一滴添置的。雖然早就知道他愛好寫歌與樂器演奏,卻沒想到熱情能夠化為實體空間,甚至直接改裝出專屬的錄音室。小門後的錄音間更讓人驚喜:牆面貼滿吸音海綿,架上掛著一副副耳罩式耳機,彷彿下一秒就能開始錄製。

  

站在裡頭,忽然覺得這位牧師不只是在教會裡傳遞信息,他也在用音符與旋律,為這片土地留下一段段美好樂音


◈用生命寫下的續集

這一天同時是週日,教會裡如常進行主日禮拜。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實習老師分享到《使徒行傳》第29章。聖經的《使徒行傳》只有28章,而第29章並不存在,或者說,是「尚未寫成」。他解釋道:這正象徵著耶穌未的心願,而我們的生命,都是這一章的延續。每個人都在寫屬於自己的「29章」,大家的第29章都不相同,我們用行動、愛心,共同活出見證。

禮拜的尾聲,胡長老忽然把我們叫上台,想讓我們分享蹲點這段時間以來的心得。雖然緊張,但更大的難題是,要從哪裡開始?腦中閃過一張張笑臉:在文健站上課的長輩們、曾經借過我們物品或熱情請客的鄰居、和我們一起談笑的弟兄姊妹。太多故事、太多感謝,反而說不完整。於是,我們斷斷續續地把心裡的片段拼湊出來。那一刻我才體會到,「29章」或許就是如此——不是一篇條理分明的文字,而是由許多不完美卻真誠的片刻組合而成,讓每個人的故事能以「未完待續」來呈現。

那些未能說盡的感謝與牽掛,於是化作旅途上最深的重量。


◈糾結的滋味;藍調中的道別

禮拜結束後,時間已近中午。我們的火車在下午一點四十分準時發車,離別在即,卻不急著說再見,而是選擇再一次走進史蹟館。牧師與實習老師早已準備好咖啡,這一次沖泡的豆子名為「果利藝伎」。牧師說它帶著櫻桃般的甜酸滋味,彷彿正融合著此刻我們心裡的矛盾與糾結:一方面渴望回到熟悉的家鄉,一方面又捨不得告別這個如同家的地方。

  

隨著咖啡香氣瀰漫,牧師播放的藍調音樂緩緩響起,我們也將屋內燈光從明亮的白色切換至溫潤的微黃,空間忽然變得柔和而內斂。這種氛圍與即將到來的別離重疊起來,就像是生命裡的藍調旋律,不急不躁,卻帶著揮之不去的感傷。手裡的咖啡熱度逐漸退去,我們知道,這段旅程即將迎來收尾。但心裡卻也很清楚,結束並不代表消失,而是化作迴盪的餘音,陪伴我們繼續走下去。


◈插曲:難分難捨的花東時刻

    

準時搭上回程的火車,本以為能在九點前順利回到家,卻沒想到南迴路段因積水受阻,列車就這樣硬生生停在太麻里近三小時。原本理所當然的行程,突然遇上一場意料之外的停滯。望著窗外黑壓壓的夜色,兩人甚至開玩笑說:是不是連火車都捨不得讓我們離開?

這段突如其來的延誤,讓人差點有股衝動「乾脆回到魯巴斯教會,再多待一晚」的念頭。雖然最終雖然還是在下著雨的深夜中各自回到了家中,但回想起來,這段驚喜又驚嚇的插曲,反而替旅程添上一筆獨特的註解。像在提醒我們:這些緣分與故事,其實還沒有真正說完。

分別只是暫時,總會有再相見的時候。

 

撰寫人:鄭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