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花蓮縣萬榮鄉 魯巴斯教會 - 司起菇香:欣馨向榮【玩轉色彩,尋訪竹香】-07.22

◈打起精神來
昨天看診後,我們都領到有嗜睡副作用的抗過敏藥物。為了避免隔天睡到日上三竿,前一晚還特地早早上床休息。想不到第二天仍是賴床到九點多才掙扎離開被窩,強迫大腦在短時間內開機,為稍後文健站的課程做好準備。畢竟,和長輩們的相處時間也只剩下幾天了,不過彼此的感情及不捨卻是一天天疊加,每一堂課、每一次見面都不想錯過……即使再疲倦,也得打起精神來。
◈到底是什麼顏色?!
今天又輪到我本人(aka Biyang老師)帶課啦~上週驚覺準備的四天份課程,竟然兩天就被長輩們「快速通關」,於是這週除了手作點心課外,臨時加碼了一堂團康活動課。
雖然同樣叫「一起動起來」,但這回不是動身體,而是動腦袋的「顏色大考驗」挑戰!
簡報上有事先打好顏色詞彙(國語+太魯閣族語),不過「詞的意思」和「字的顏色」可能不一樣,所以我會隨機出題:你看到的是什麼顏色?是詞的意思,還是字的顏色?
遊戲一開始才發現,這比想像中還燒腦。光解釋規則就花了不少時間,有些長輩眉頭緊皺、有些則反覆向我確認,偶爾還傳來竊竊私語和「啊!原來是這樣!」的驚呼。隨著一題又一題的顏色判斷題被拋出,連我自己也差點在這片茫茫色海裡迷航……
不過,看著大家最後仍全神貫注地作答,我想今天的腦袋運動量,應該比平常走操場還多吧!
◈一窺手作達人的秘密基地
下午,跟著碧珠執事的腳步,我們走進萬榮村一條再尋常不過的小路,造訪傳說中的在地手作達人——胡黃遙山大哥。
進門後,院子一角的小屋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門口掛著「手工竹製單車架」的牌子。單車架是有聽過,但用竹子做的……?這得一探究竟才行。
這間小屋是他的工作室,外頭金屬架上整齊地放著數十支竹子和竹片,從屋外透進的光線中可以看到,牆面掛著五、六支棕色的竹製車架,桌上堆滿工具與瓶瓶罐罐。空間不大,卻滿是歲月與創作的痕跡。
大哥原本只是喜歡騎單車,偶然在網路看到有人自製車架,便心血來潮也想來試試。竹子來自附近山上,他從完全的門外漢,到一步步摸索、反覆嘗試,才讓一款款獨一無二的竹製車架誕生。每當騎著它出門,總能迎來路人好奇而讚嘆的目光。
我們倆坐在工作室外,聽大哥聊起自製竹製車架的過程與其中的「眉角」(鋩角,mê-kak),話題也延伸到他早年在台北的工作生活、幾年前因視神經發炎陷入的低潮,以及另一項令人驚喜的手作品——彈弓。這才知道,他不只是萬榮的手作達人,還是射彈弓比賽常勝軍!
原本只是想來看看竹製車架,卻意外收穫了一連串的故事。大哥的爽朗與幽默,讓我們從毛毛細雨的午後,一路和他聊到了天色轉晴。
回文健站的路上,風微微涼了下來。距離結束的日子越近,這些看似偶然的遇見與對話,反而像被特意安放在旅程的縫隙中。我們倆從而窺見到,那屬於這個地方的人文故事——它們靜靜地流淌在日常裡,卻足以在離開後的某個午後,依然被我們想起。
一次偶然相遇,一段對話,一個又一個故事。
撰寫人:鄭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