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財團法人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 - DAY 6|見形

 

第六天|20250726

「叔叔早安!」

明朗的招呼聲,劃破蹲點的第六天。

碰上第一個週末,我們轉戰到蓮苑開設的餐館。

在蓮苑服務多年的叔叔,熱情地帶我們熟悉環境——從點餐櫃檯、後廚到送餐動線。

雖然是名副其實的「菜鳥」,但憑著好奇與躍躍欲試的心情,我們踏上了第一次的餐館工作體驗。

 


「您好,這邊是菜單~」
「阿姨!要一份炒粄條跟一份焗烤披薩!」

短短一個中午,我們從手忙腳亂到漸漸上手,開始能獨立處理訂單。飯點過後,外場終於有了喘息的空間。

我們趁空鑽進廚房,接過阿姨手中的碗盤,邊洗邊聊。

 

「阿姨,我超愛洗碗!」

 

 

阿姨聽著我們的奇特興趣,笑得燦爛。聊天之間,才知道她原來也是南部人,婚後來到三重,便在這裡扎下了根。

她向我們娓娓道來餐館的創立故事——從研發菜單,到員工自願把家裡的烤箱搬來蓮苑幫忙;一步步走來雖然艱辛,卻充滿著溫情。

 

休息時,另一位叔叔也和我們分享了他的故事。他是虔誠的佛教徒,幾十年的人生讓他領悟出許多哲理。

他說的每一句話,像在我們心裡留下一個伏筆,讓我們帶著去慢慢體會。

我常想,這些感悟,也許有人一輩子都追尋不到,而我們卻在這短短的蹲點日子裡,因為緣分而得以聽見。

即使我們還不能全然理解,但光是被這份真心分享包圍,便覺得幸福。

 

晚餐時段,人潮蜂擁而至,我們手忙腳亂,還好有館長在旁接住我們的失誤。

更讓我們驚訝的是,館長幾乎叫得出七成以上回頭客的名字,與他們寒暄問好。

從這些細微的互動,我們彷彿看到這間餐館,從小巷無名到成為附近知名的素食店,背後是數十年來的用心與情感。

雖然我們沒有參與它的成長歷程,但很幸運在它穩定茁壯的時候遇見它。

而那些一路相伴的叔叔阿姨們,心中對它的情感,一定比我們深得多。

 


收工後回到房間,我一邊整理東西,一邊回想今天的點滴——遇到的第一位客人、館長的故事、阿姨請我們的芋頭西米露⋯⋯

在蓮苑的另一個角落,我們遇見了另一群人,卻感受到同樣的溫暖。

 

 

你說,蓮苑究竟有著什麼樣獨特的魅力?

我想,蓮苑的魅力,不只在於它的教育方式或宗教信仰,而是在於這裡的人,用一顆真心,將愛揉成不同形狀,溫柔地遞到彼此的手心裡。

 

愛或許只有一個名字,但在這裡,它被塑成千百種形狀——而我們,恰好成了見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