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日誌 - 財團法人耕心蓮苑教育基金會 - DAY 8|晨課

 

第八天|20250728

教育是一把成長的鑰匙,開啟了今日的早晨,也開啟了孩子們智慧與成長的大門。

稚嫩的童聲穿過白牆,還有些認不清注音符號的年紀,還是努力的一字一字盯著白板上的字詞。

 


《總敘》弟子規開篇的第一段,當於整篇育人的總則。

清晰整齊的字寫在被擦得發亮的白板上,老師站在教室前頭,一字一句地帶著孩子們朗誦著。

 

 

「弟子規,聖人訓」

每個受教育的子弟們,皆應該遵守由前人聖者所留下來的規範。

 

「首孝悌」

孝悌是儒家倫理的根基,而行為修養的首要是(對父母)與(對兄長、長輩友愛尊敬)。

 

「次謹信」

其次要做到(謹慎言行)與(誠信守諾)。

 

「泛愛眾,而親仁」

廣泛地愛護、關懷大眾,並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

 

「有餘力,則學文」

在德行修養穩固後,如果還有精力與時間,便去鑽研文化知識。

 

從家庭、個人修養,到社會互動和最後的知識追求,便是弟子規中對品德教育的理念追求。

 

 

蓮苑創設以來的教育理念與外界的安親補習班不同,他們追求的從不是獎狀及分數,而是孩子們的道德與禮節。

比起站在頒獎台上閃閃發光、意氣風發的模樣,更希望孩子們即便是站在日常不起眼的斑馬路上,也能謙遜有禮,溫和有光。

 

驀然想起採訪老師們時,有位資深老師所說的:
「蓮苑跟外面的補習班不一樣,我們沒有要孩子一定要考出好成績的壓力,但我們希望能夠改正孩子們的品德習慣。」

 

同樣活在新時代教育下的我們,總因社會期待和壓力而盲目地追逐著分數及學校,奮不顧身的想為自己冠上頂尖學府的頭銜,再接著,為了好的公司、好的工作崗位而前進,被功名利祿而拉走了心。

也許,好的工作和名聲固然重要,但比起這些,回歸初心和本質,我們似乎總忙忘了──人與人際交往的初心,只歸於禮節、歸於品德。

而蓮苑的教育,就是希望內容與日常行為密切相關。

 

「讓德育落地,而不是停留在抽象理論。」

 

蓮苑的教育也不僅是停留在基礎根基,那些學習成長中孩子們所需的,老師們一樣手把手帶著他們一起。


進到中年級孩子的教室內,老師正在教大家九九乘法表,雖然是默背的方式抽考,但老師用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孩子們沉浸在歡聲笑語中學習。

起鬨嬉鬧中,那些令他們所恐懼的數字符號,似乎也不再這麼醜陋可怕。

聽著孩子們的笑聲,我們的心裡也隨之泛起了一圈圈的漣漪。

我們也真正見證到了,什麼叫做在玩中學習、在愛裡成長。

 

 

 

原來,對孩子們來說,幸福真的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這些幸福,又是這麼的來之不易。

這些矛盾的感情在內心交織,似乎為我們帶來了些許改變。

我們知道,這些孩子們不一定有健全的成長背景,但卻在蓮苑獲得了不亞於任何孩子的、充滿愛的童年。

-

或許,這些孩子的起點並不在同一條跑道上,但在這裡,他們學會了禮貌、懂得了體貼,也開始用笑聲和擁抱回應這個世界。

離開教室時,大中午的陽光正好落在走廊,孩子們的影子一一拉長,像是一條條通往未來的線,安靜卻堅定地延伸下去。

 

這就是教育的模樣——不急不趕,卻在不知不覺間,將人心慢慢雕琢得柔軟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