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日誌 - 花蓮 鐵份部落 - Day 4 | 與妮豆陣來去文健站上課

Sa’icelen!加油!
▍菜鳥文健站報到
正式踏入文健站的第一天,今天有外部團體前來授課。因此,今日份任務為:聽課與觀摩,為本週即將解鎖的新身分預先見習。由於先前皆無以長輩為受眾的教學經驗,我們格外注意該如何在課堂上與長者保持良好互動,而今天的講師,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示範。
一來一回的雙向交流,果然還是在課室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一定程度決定了課程品質與進度把控。本日講師是門諾醫院的語言治療師許原豪,同行的還有兩位吞嚥照護的專員。今天其實是個行動吞嚥巡迴醫療的篩檢,分兩頭進行。文健站內由治療師主持,向長輩說明評估時需配合的操作,而文健站外則為評估處。



我們在文健站內,與長輩們坐在一起聽講的同時,也邊用鏡頭記錄著一切。除了一些簡單的理論、原理,大部分時間還是以活動推進,比如情境模擬、健口操帶領等。手握相機的Panay,臨時被徵召演出不慎噎到的狀態,治療師小小肯定了Panay的話劇社演技後,隨後向大家演示正確的處置方法。

▍自己 Sa’icelen?
又一次學到的阿美族語Sa’icelen(加油),是當有人噎到卻仍可咳出聲時,旁人能夠幫上的忙,也就是替他加油,鼓勵他用力將異物咳出。直至無法發出聲音,此時才得以哈姆立克法介入。前陣子剛一同接受急救員訓練的我們,這一幕瞬間勾起了對當時上課情景的回憶。
中堂休息時,治療師與我們聊著天,從好奇我們參加活動的契機,談到各自的家鄉,三個人驚喜發現竟是在異地相遇的同鄉,二話不說就是一陣合照。不約而同為這段緣份感到不可思議的我們,也在下課之後進一步交談,尤其是外地工作的經歷與語言治療的學問。治療師侃侃而談了許多,提及已在花蓮服務長達十年時,我們不禁發出感嘆,深刻體會到他對語言治療的滿腔熱忱。
▍文健站的靈魂人物
在今日檢查的十六人當中,僅有五位的吞嚥健康度達標,其中還包括雄哥和小蘭姐,其餘則建議就醫與密切觀察追蹤。因此,這次的行動巡迴篩檢更像是完成第一步的情況掌握,後續還須持續跟進。當對象為文健站的長者們,居服員自然也扮演著關鍵的角色,畢竟平日有一半的時間共處一室,包含用餐時間,如此便更有觀察的空間。
看著在治療師指導下,學習著有關吞嚥衛教知識的居服員阿菊姐,心底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阿菊姐與文健站阿公阿嬤們,可以聊的熱火朝天,也不落下對每個人的關注,從生理需求到心理支持。經過這幾日的相處,發現眼觀四面、耳聽八方的阿菊姐,好像總能穩穩接住不同的需要,非常不容易。


▍鐵份的活化石
在文健站用完午餐後,下午繼續聽著雄哥介紹鐵份,從命名緣由到祭典禁忌。雖說鐵份佔地不大,但一點都不妨礙這片土地擁有深厚底蘊,相信這份獨特在未來也會接著延續下去,讓族人們因出身於此而備感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