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花蓮福音部落 - 李大成
離開部落近一個月了,剪片的空檔,看到邦文老師的部落格上PO了孩子在豐年祭前練習舞蹈的畫面,自從離開福音部落後,這是我們了解孩子近況的唯一管道。影片中,孩子們踩著熟練的舞步,男生的動作充滿力量、女生的動作優雅動人,讓我們看得目不轉睛。或許對其他人來說,孩子們的舞蹈不算特別精采,但之前親眼看過他們練習的狀況、親自與他們一起跳舞後,才知道這些孩子短時間內成長了多少;看過他們的努力,才更想為孩子們的表現喝采。如邦文老師所說:「真正令人感動的,並不是最後的成果有多好,而是看到孩子們成長的『過程』」。我很慶幸自己能用半個月的時間去體會這樣的過程。
有別於一般如煙火般絢爛,卻也倏忽即逝的短期的活動,在部落蹲點半個月,我們融入居民的生活,長時間為孩子上課,讓我們對社區有許多的了解,看見部落最真實的面貌,也有更深的感觸。
記得剛到部落的那一天,我心裡滿是期待,興奮不已,想著接下來每一天都要為孩子設計豐富的課程。但這樣的熱血卻漸漸的被各種困難所消磨,孩子上課吵鬧、不聽話、進度不如預期、孩子表現不佳……課程進行到中段幾天時,內心常有莫名的無力、失落感,情緒糾結在一起。「是不是課程設計的不夠有趣?」「剛剛的狀況我是不是處理的不好?」「現在做這些真的能為孩子帶來什麼影響嗎?」常有各種負面的想法隨著挫折紛湧而至,讓我感到身心俱疲。但看到孩子們認真的表情、開心的笑容、特別的表現時,心情便又從谷底反彈,有了繼續下去的動力。每天的心情就這樣如山巒般高低起伏著。
上課的日子,有一半是被孩子喚來喚去,左邊一個孩子才剛叫完「老師」右邊一個孩子馬上接著「老師」,甚至午覺睡到一半,會有孩子衝進來叫我們起床。後來光是遠遠聽到孩子的聲音竟然就會有點卻步。但,雖然口中抱怨著:「你們好吵」、「我現在在忙」,卻漸漸的覺得自己對孩子有一種責任,他們上課不認真,會覺得生氣;發現他們跟不上別人,會替他們緊張;看到他們偏差的行為,會擔憂他們的未來… …。自己也不清楚,為何才半個月,便對孩子有那們多的感情,或許是因為他們真誠的對待、完全的信任及不減的熱情,讓我們覺得自己也該回饋點什麼吧。
不上課的時間,我們便能走出聚會所,用不同的角度認識部落。這些小小的部落探索之旅往往也是五味雜陳,一片風景、一段邂逅、一些互動、甚至是無意中看到、聽到的事,都會激起心中許多的情緒及思考。在部落中最特別的事之一,是我們可以毫無掛慮的與陌生人打招呼,對方也都會熱情地笑著回應。但某天晚上,我們與路旁擦身而過的壯年男子說「你好」時,他卻回答:「我不好」… …我呆滯的看著他走遠的背影,心想:「是阿,部落除了美好、歡樂的一面,同時也存在著許多待解決的如家庭、經濟等負面問題」。不過,如果我對部落只有好的記憶,那我與部落大概也不會有太深的連結吧!若不知道部落有令人沮喪的一面,也不會想更深入的了解它,並試著為它盡一份心力,想讓它變得更好一點點吧!
剪片的過程,看著一段段老師、孩子、居民們的影片時,就好像回到了在部落的半個月,常常兩個人看著電腦螢幕捧腹大笑,甚至跟影片中的的人對話起來。或許我們對部落來說只是來往的過客之一,但部落對我們來說,卻是人生中一位重要的老師,它讓我們看見許多平常根本不會關注的議題、它給我們一段無法忘記的體驗、它教我們知道在台灣的各個角落,還藏著許多我們未知的美。
作者小檔案
我是成大的大成,這跟蹲點之旅一樣,是個奇妙的巧合。因著一個閃過的念頭,我們在截止的前夕寄出報名表。最初,只是想為自己的大學生活添上一筆特別的經歷,但從籌備、實際蹲點到後製的過程中,我得到的比預期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