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台南林子內教會B組 - 張詠絜
「蹲點‧台灣」是我上大學以來一直有在關注的活動,因為興趣使然,不僅是對於影像紀錄的喜愛,更吸引人的是,到一些偏鄉地區生活十五天。我能想像,這將會對一直生活在都市的我們是多大的衝擊。
走出舒適 迎向自然
今年暑假,我決定把握大學生涯最後一年的暑假,試圖給自己不一樣的回憶。短短十五天時間,確實給了我生活上很不同的調味料,我看到了不同於都會的風景,接觸了鄉下淳樸的孩子,體驗了簡單舒適的農村生活,學習了如何快樂知足。
對於長久生活在便捷的大台北都市,很多人很難想像到一個偏鄉、網路微弱、沒有便利商店的地方生活,但對於我來說,這是讓自己走出舒適圈,回歸到原始的初心,檢視自己不足的最佳方式。
往往,我們都在追求「快」,深怕一個不小心就落後了大眾,但是這樣的壓力往往讓我們忘記最初快樂的泉源。來到林子內,自然與大自然為伍,極慢的鄉村步調讓我一開始有點慌張,因為剛開始來到這裡可能整天沒有什麼事做,只記得吃了三餐。在「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下,是多麼浪費的一天。但其實轉個角度,這是一個多麼享受大自然的一天,坐在樹下感受微風帶來的涼意,騎著腳踏車去看看稻田裡是如何耕耘,這都是都市生活中體會不到的享受。
知足快樂克服資源不足
第一天到達這裡時,我對於白河市區到達林子內一路上的風景感到歡喜,沿路的鮮綠稻田加上低矮的傳統樓房,是我最喜歡的鄉村風景,空氣很新鮮,廣闊得很舒服。當車子緩緩開入山中,我才意識到這是多麼偏遠的地方,也將是我們背負使命來到的美麗社區。簡簡單單的幾戶人家、一間小雜貨店、一間廟宇與一間教會,就是這個社區的簡單構成。
從美國回到台灣服務半年的培華媽媽說道:「一開始也不知道這裡是哪裡,出入沒有車的話很不方便,社區裡面也只有一間小小的雜貨店,但是生活久了卻也覺得好像什麼都不缺… …」。是的,雖然這裡的物資不像大都會那麼豐富,但是她們知足、樂天,讓他們的生活無憂無慮,孩子們也在沒有壓力的成長下,保持著他們最初心的純真。
不是得到就是學到
對於蹲點一開始抱持的想法,除了希望能因為自己的到來,帶給孩子些什麼,更希望藉由接觸不一樣生活圈的人們能有些啟發。當然,這些期待都一一達成了,而且得到的更超乎於想像。
我得到了孩子的回饋、得到孩子的笑容;得到滿滿的愛與關懷,學到如何知足常樂,學到如何真誠關懷他人… …。若要說這趟旅程的目的是「紀錄偏鄉的故事,並且服務社區」,我倒會覺得「偏鄉人事物與大學生相互交流,互相改變、影響未來」會更為貼切。因為我們互相都在學習,只是我們擁有多一點點的專業、多一點點的資源,所以我們進到了他們的生活,而他們也學習改變,慢慢適應每年暑假這些闖入他們生活空間的大學生們,慢慢學習原本不擅長的事物。我們都在學習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