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台中市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 - 劉沐恩
蹲點心得
工藝篇:藍染傳統技法,友善環境,昇華手工價值
在正式踏上蹲點之旅以前,對於傳統藍染工藝技法,都是透過網路上的文章和影片認識。蹲點的第二天,我在水源地文教基金會實際體驗了入門版的染製技術,發覺傳統手工藝其一珍貴之處,在於對細節的講究,例如將染布浸潤在染劑時,千萬不能讓任何一處的布匹暴露在空氣中,否則會導致染色不均勻的情況。而接著在數次往返山上的創作工坊時,也開始幫忙太平藍為接下來的染物祭做準備。我們按照太平藍設計師與技師們的叮囑,以最高規格的形式製作染布,才發現原來真正要做成商品的藍染製品,總共需要經歷16次的浸染與氧化,耗時約2個小時左右。不僅如此,這還不包括前期設計圖樣、打版,以及後期浸泡醋酸、水洗、皂洗、晾曬的時間。
透過參與展品的製作過程,我體悟到了傳統手工技藝的動人之處,在於不畏艱辛繁瑣的職人精神。回望工業革命過後的資本社會發展至今,凡事求快、求新、求變,所有物事的發展都朝著簡約、俐落、便捷的方向邁進,任何稍嫌緩慢、傳統的技法都十分容易遭時代揚棄。
好在如今社會逐漸重新意識到傳統技藝的可貴之處,讓台灣的藍染工藝有了些許的發展空間。這項工藝技術不僅取之於自然,友善環境,更肯認了人類的手工價值,使勞動者的雙手也連帶成了藝術品的一部分。
歷史篇:爬梳土地歷史,挖掘人與自然之情感
事實上,在來水源地蹲點之前,我在網路上搜尋了不少和基金會與太平藍有關的專訪,大多數都只是提及太平藍參展經歷與得獎風光。然而,在經過實地蹲點後,我才深挖到背後無盡的挫敗與努力過的痕跡。山上工坊的技師林麗貞告訴我們這裡(指太平藍創作工坊)曾經是一座餐廳,帶我們去看廢棄的廚房,然後指著工坊裡的桌椅說,這些都是以前吃飯用的圓桌跟椅子呀。
令我們更感到震驚的是,如今工坊外晾曬藍染展品與商品的空地,過去的面積其實有現在的好幾倍大。這是因為,附近的溪流長年沖刷侵蝕,導致那塊曾被拿來當作休憩的陽台地基被掏空,被「歸化」進河川的領地裡。爬梳過往這塊土地,這些景緻背後的歷史,我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鼻酸,原來在這裡生活的這些人們,對這塊土地有這樣子的情感,在乎它的前世今生,在乎它的所有小細節,一如對待自己百般疼愛的情人。
人情篇:如家人般對待彼此的太平藍
就連人與土地之間都存在這麼深刻的情感,更別提在這裡,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設計師江婕妤與專案經理詹雅汶,是我們平時最常接觸到的兩位同事(兼上司)。在完成專訪更加了解他們過後,我才發覺他們之間的相處其實很微妙,由於出生背景完全不相同,婕妤在乎設計美感,雅汶考量市場接受度,他們講話毫不客套,直來直往,卻從不會真的傷到對方,而是讓彼此明白,我們雖然不一樣,但都是為了這個品牌好。
怎麼聽起來有些像是在養育小孩?我想對他們來說,或許真是如此吧,從品牌草創到現在十年多的時間,彼此攜手篳路藍縷,突破重重困境,品牌逐漸茁壯,有了如今的成就,功不可沒的一定是兩人日夜的溝通、堅持與創新。行文至此,似乎遺忘了山上付出勞力與汗水的技師們!
雅汶在專訪中提及,其實技師對她來說就像家人一般的存在。很多時候,當碰到品管問題需要向技師溝通,或遇到技師提出的困難時,第一時間她並不會在商言商,反倒會先關心起他們的身體狀況,從日常瑣事聊起,才進入公事正題。因為雅汶相信,唯有懷著一顆純粹的心與人相處,工作起來才會舒適愉快,提升溝通與做事效率。
因此,除了對工藝技術的讚嘆,對人與土地歷史連結的緬懷,太平藍底下工作的這群人,對待彼此如同家人一般的情感,也令我神往不已。我想這一切的一切,終究回到了整趟旅行我為自己設立的初衷——跨出舒適圈,跳脫課本與文字,實際走進鄉野的風景裡,滿載而歸。
作者小檔案
來自糖廠(台南),天秤座。討厭大太陽,但也討厭反覆發霉的文山。熱愛文學與電影,對故事癡迷,擅長以文字記錄生活與感動。想寫一個酷酷的自介,但目前想到的大致就只有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