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馬祖南竿鄉馬港社區發展協會 - 詹家崴

心心念念的開始

去年看到欣亞和怡婷參加蹲點,我就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一直把它默默放在心裡,直到今年三月簡章釋出,我毫不猶豫地找了卉君一起報名。還記得在繳交資料前,我們趕在截止日前完成作品集;面試前,我們又趕工做三折頁和海報,並反覆練習口試內容。最終,我們如願來到了心心念念的第一志願——馬港社區發展協會。

初見馬港

還記得剛到馬港的第一天,下著雨,天色灰濛濛的,讓我們看不清這座島嶼的輪廓,我們走進社協、走進馬港社區,試著記住每張臉、每個名字。馬祖是一座高低起伏的丘陵島,轉彎多、坡道陡,路也不太好走,所以前幾天騎車時,我們特別小心,甚至還需要依靠導航才能找到路。隨著時間過去,我們漸漸熟悉了這座蜿蜒起伏的島嶼,也學會在每一條陌生的路上,發現細節裡的美好。第一次踏進社協辦公室時,窗外那片遼闊的海景立刻吸引了我。從此,我特別喜歡待在辦公室裡,看著海發呆,那一刻彷彿什麼煩惱都消散了。然而,真正讓我愛上這座島的,不只是眼前的風景,而是這裡的人。因為有了相遇與陪伴,馬港對我來說,不再只是地圖上的名字,而是一個裝滿深刻回憶的所在。

計劃之外的驚喜

在出發蹲點之前,我們列了好多想做的服務計畫,例如:開設3C小學堂(教長輩使用Line、製作長輩圖)、幫店家進行菜單設計、到長輩家中搜集廚房記憶等活動。當時的我們充滿想像,覺得一定能帶來幫助,但真正到了馬港之後才發現,這些活動或許並不是他們最需要的。於是,在前一週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一邊觀察、一邊思考:什麼樣的活動,才是真的對他們有幫助,又不會成為負擔呢?並且要好玩又有趣才行。最後,我們決定嘗試三個小計畫:廣場舞教學,讓長輩們飯後能輕鬆活動筋骨;扭扭棒手作課,陪他們一起動手創作;還有最受期待的紅毯走秀與沙龍照拍攝,讓阿公阿嬤重溫年輕時的自信與風采。為了讓走秀更正式,我們甚至到府幫忙染髮,只希望能讓他們走上紅毯的那一刻更閃亮。這些活動雖然簡單,卻拉近了我們與長輩的距離,陪伴的過程中,我慢慢明白,最珍貴的不是計畫完成了多少,而是能和他們一起笑著度過每一個當下。

走進社區的日常

從初入社區的互不相識,到一次次的走訪、串門子和聊天,我們慢慢拼湊出馬港的模樣:阿公阿嬤住在哪裡、開著什麼店、過去曾做過哪些工作、人生裡有什麼故事、平常又會在哪裡出現……一點一滴,我們愈來愈了解這個社區。十七天裡,我們常常隨意在街上閒晃,只為看看長輩們的身影,找個機會和他們聊聊天,聽聽他們的日常,也讓他們知道自己被放在我們心上。漸漸地,每當我們走進社區,阿公阿嬤總會笑著招呼,問我們吃過了嗎,熱情地拿水果、糖果餅乾,甚至端出自己煮的甜湯、狗麵,這些來自馬港日常的小溫暖,我們都默默記在心裡,成了最珍貴的回憶。

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事

與阿公阿嬤們的相處,是我在這趟旅程中最大的收穫:在寶玉阿嬤身上,我們看見了她對興趣的堅持與熱情。她笑著說,種菜只是為了身體健康,開心最重要,每一次看她在菜園裡認真又自在的樣子,都讓人感受到生活的溫度與快樂。雪金姊姊則像一面明亮的鏡子,對人生有著透徹的理解,她懂得把握每一分鐘,仍然像年輕時一樣自信大方,總是熱情地誇讚他人,與人聊天時爽朗又親切,感染著周遭的人。雪金姊姊曾說過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雖然我們年紀老,但心不老。」這句話像是人生哲學,也深深刻在我心裡。每次和她們聊天,我能感受到她們隨著時間累積的生活智慧和自在的態度,也提醒自己:人生可以慢慢走,但心態可以一直保有活力。我希望將來的自己,也能像雪金姊姊一樣,保持自信與活力,優雅而快樂地老去,把每一天都活得豐富而有溫度。

永遠留在我心中的馬港

這十七天,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我們從最初的陌生與期待,一步步靠近馬港社區;從靦腆的打招呼,到能自在地一起吃飯、聊天,我們好像也慢慢融入了這裡的日常。每天走在街上,熟悉的臉龐總會出現,阿公阿嬤親切地招呼我們,有時還會邀請我們到家裡坐坐,聊聊他們的日常。旅程雖然已經結束,但在這裡遇見的人、聽到的故事、感受到的關心,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心裡,成為支撐我前行的力量。馬港,已經不只是地名,它承載著笑聲、香味、眼神裡的關切,以及每一句問候、每一次見面。對我而言,馬港已經成為生命中不可割捨的一部分;我相信自己一定會再回來,帶著滿滿的感謝,回到這些給予我們溫暖的人身邊。

謝謝一路陪伴的人

最後,我想向所有在這段旅程中陪伴我們的人,說一聲「謝謝你們」。

謝謝馬港社區的阿公阿嬤、哥哥姊姊們,總是熱情參加我們舉辦的活動,給予我們鼓勵,也時常叮嚀我們騎車要小心、慢慢騎,讓我們在陌生的環境裡感到被照顧、被接納。謝謝佳儀姐、理事長和總幹事,從行前準備到蹲點結束,一路上給予我們細心的指導和滿滿的關心,讓我們能夠安心、順利地完成每一個任務。也要感謝協會裡的心薇姐,在蹲點期間提供我們非常多幫助和照顧,不只帶我們做地瓜餃,時常投餵我們食物,也分享許多關於馬港的趣事,讓我們更快融入社區生活。

同時,也要感謝我的家人和朋友們,在我蹲點的日子裡給予我無條件的支持和鼓勵,總是在遠方默默為我加油,告訴我「我很棒」,你們都是我堅持下去的重要力量。

而最最重要的,是我的蹲點夥伴——阿秋,謝謝妳當初的堅定,願意和我一起報名;謝謝妳一手包辦了所有繪圖設計;更謝謝你在我焦慮不安時,總是告訴我「沒關係」,給我勇氣與安全感。因為與妳一起,這段旅程才會充滿歡笑,也才能順利走到最後。

這十七天在馬港的每一個笑容、每一次對話、每一個身影,都深深刻在我心裡,街角的問候、紅毯上的笑聲、飯後的閒聊,都成為我珍貴的回憶。這些日常的點滴不只是記憶,更成為我前行的力量,提醒我珍惜每一次相遇、每一份用心,也勇敢帶著感謝和溫暖,繼續走向未來的每一步。

作者小檔案

詹家崴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大家好,我是詹家崴,也可以叫我咕嚕,因為我常常肚子餓,肚子就會咕嚕咕嚕叫。我喜歡吃布丁和壽司,也很認同一句話:「除了筷子,什麼都可以放下。」我是個喜歡用鏡頭和文字記錄生活的人,總覺得只有拍下來、寫下來,才能真正留住當下的感動和故事。畢竟,我是一個健忘的人,不記下來,很快就會忘了。對了,我超級喜歡狗狗,差點忘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