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彰化路上教會 - 許佩雯
陪伴從心開始
早餐店阿姨:「你叫新住民媽媽待在家裡不去工作陪讀不太可能,他們還是注重賺錢這塊,他們會說沒有賺錢小孩子無法受教育,這算一種矛盾嗎?賺錢說要教育小孩,可是小孩子沒有人陪伴不喜歡讀書,要怎麼受教育,這是一塊有點互相矛盾的問題。」
路上有許多新住民家庭,會有這現象源於青年人口出走、勞動人口年齡偏高,留在鄉村的青年到了30歲若尚未娶老婆,家中長輩便為了傳宗接代,而到國外娶外籍新娘,這些家庭本身經濟能力不高,新住民來到台灣又有新的問題產生,像是文化、生活、語言適應問題,生下小孩開始有小孩教養問題,誰該教導小孩?阿公阿嬤不識字、媽媽不會中文、爸爸長時間工作,一個家庭無人負擔起教養責任,阿公阿嬤在家只能丟一台手機給孩子,認為小孩子不要吵鬧就是顧好小孩,媽媽本身也很辛苦,她來台灣除了要照顧小孩還要工作,有時還得承受各方的眼光與適應大家族的傳統觀念,她本身可能沒有足夠的資源讓她得到好的教育,所以在教育上她本身就是需要被支持,她當然沒有辦法教小孩說怎樣讀書,再加上如果她與她的先生差很大的年紀(差十幾歲都有可能),先生無法成為她的支持,新移民媽媽在這邊生活很辛苦。
當孩子長大有些會開始叛逆,會覺得我媽媽為什麼是新移民,為什麼我的媽媽不像別人媽媽,孩子可能也會有對母親的抗拒,身為新住民媽媽好像就該挑起教養責任,好像什麼事都要會,可是她們也只是個「人」,無法十全十美。
早餐店阿姨:「可是因為他們是新住民,只要他們有問題就特別突出,啊那個就是外籍新娘生的小孩怎樣怎樣…」
「其實不是媽媽的錯,其實是因為整個家庭的問題。」
每個角色都有他的無奈與想法,教會長期在路上駐點發現了這個現況,因此開設陪讀班使孩子們在放學後可以來教會寫作業與吃晚餐,孩子們有人陪伴後開始有了改變,他們不再放學後成群結隊去很多地方玩,少了許多結交壞朋友的機會,至少在教會有老師、長老陪伴他們學習與成長,孩子們有了避風港。
以諾傳道:「教會其實只是拋磚引玉,他不是全部事情都由教會來解決,因為做不完。教會這樣做是希望讓社區的人可以發現,孩子是社區的孩子,不是誰家的孩子,大家可以一起參與,如果這個孩子發生問題,那就是整個社區的責任,我們應該一起幫助每個社區的孩子,使每個社區的孩子都能夠有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沒有人會責備他,沒有人會錯怪他,大家都願意陪伴,教會期待透過陪讀班做一個示範,這些孩子能夠在陪伴的過程當中成長,能夠有一個更不一樣的未來。」
即使自己對於教會在做陪伴這件事有些疑慮(像是教會、學校或其他社福團體真的能補足家庭失能嗎?),但至少有人願意開始陪伴,期待孩子們長大後不一定要有什麼豐功偉業、賺很多錢或有很大成就,但至少成為一個溫暖的人,可以耐心的陪伴需要陪伴的人那就值得了。
路上是一個需要陪伴的社區,陪伴從心開始。
作者小檔案
綽號門門,平時喜歡關注社會議題,夢想實現一個烏托邦的世界,希望沒有鬥爭無污染的土地。
『土地是母親請你們毋通買賣,大自然的生命要留給子孫仔來生活。』是她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歌詞來自海岸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