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臺東縣原住民東魯凱文化教育協進會 - 魏廷仲

蹲點的日子裡,免不了還是要解決三餐。而其中又屬早餐對我們來說是每天必吃的一餐。除了第一天我們抵達部落已經接近中午時段,並且因為要去市區添購一些備品的關係,我們沒有在部落吃。我是一個很「固定」的人,意思是我可以很重複的吃一家店,甚至是固定吃同一種食物跟口味,而不會感到膩。所以在部落吃早餐的日子裡,我一直都很準時報到,也一直都吃得很固定。也因為這樣的習慣,早餐店的老闆娘也很迅速地抓到我的點餐方式,每次在我踏進店裡問候早安的時候,她就已經問我「早安,今天也是烤總匯三明治跟大冰奶嗎?」而我也開心又雀躍地回答「嗯,今天也是」大概就是這種「店家」與「客戶」的默契在最一開始的時候慢慢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吧。

 

後來比較親近的時候,知道了早餐店老闆娘的名字叫做「來來(阿姨)」但我仍然稱呼阿姨為「姐姐」。而阿姨也真的一直都對我們很好。還記得有一天是部落在收穫祭前的遶境報訊,那時候我們都還不知道確切的時間,就想說在路上走走晃晃總會遇到吧?於是我們從部落的外圍再走進部落。在經過早餐店的時候,來來阿姨跟後來我擅自稱呼她為「舅媽」的阿姨在屋內看到我們之後,就招呼我們過去坐下來一起吃炸物配沙士(不過阿姨們當然是配啤酒)。有趣的事情是,因為我們正在做記錄所以身上都帶有攝影的設備,來來阿姨還開玩笑的說「你們不要拍我們喝酒喔。大白天的等一下會讓人家以為原住民都很愛喝酒。」

 

在等遶境的時候,我們也和阿姨們聊了起來。從言談之中才發現,原來阿姨很期待這一場遶境,因為阿姨的兒子是部落男青年團的前團長,也會一起出現在遶境的隊伍裡面。還是在前面領頭的呢。由於遶境的時間拉得很長,一直從下午走到傍晚回來,而遶境報訊也表達著「新年即將到來」的意思,因此我們從屋內搬了桌子跟幾張椅子就坐在大街上。我也發現整個部落的人都幾乎都出來迎接這個特別的時刻。阿姨們分享了很多自己的故事,舅媽說其實她們住在「隔壁」部落,這個隔壁部落原本也是達魯瑪克的一部份。只是在多年前因為水災而遷村,又因為遷村之後行政區劃分的緣故,因而作出分隔。現在達魯瑪克仍然是「母部落」但新部落也已經逐漸長出自己的生態與文化了。我們在夕陽餘暉下聽著來來阿姨跟舅媽,還有其他阿姨叔叔們一起聊天,時間一下子過得好快。為了怕我們感覺到被冷落,叔叔阿姨們也一直找我們「喝一杯」而最感動的是,有族人經過的時候問說「我們是誰」舅媽就很大方的說「暐程是我乾兒子,廷仲是來來乾兒子」那個剎那在心裡有一種很溫暖的暖流流過。

DSC_0774.JPG

離開的那天,我們吃著早餐。不知道是本來吃飯的速度就不快,還是故意慢慢吃,那一天我們在早餐店坐著的時間,比平常再久一點。當時的我一邊喝著奶茶,阿姨一邊問道「明年你們還會再來嗎?」而早就在心裡決定明年收穫祭還是會回來的我開心地回答「會啊!明年還會再來看阿姨。」而阿姨則是聽到我的回答之後便嘴角上揚地笑著說「好啊,那希望明年還可以看到你們喔。」就這樣,原本似乎被離別而感染的悲傷情緒也頓時一哄而散。

DSC_0895.JPG

如果說結束蹲點離開部落最捨不得的事情,大概就是和阿姨說再見吧。明明是一群陌生小孩,聽到我們是來做文化紀錄的時候,便敞開心胸熱情地接納、招待我們。不但會給我們一些記錄的方向,甚至也在我們有點挫折、迷惘的時候剛好出現帶著我們融入族人。就連離別的那一天,也溫暖的邀請我們明年再回來一起共襄盛舉。有人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我想在蹲點的這段期間內我也嚐到了一點箇中滋味。

 

作者小檔案

魏廷仲
屏東大學

在臺北長大的都市小孩。本以為會一直待在臺北,卻在因緣際會之下來到有太陽城之稱的屏東就讀教育心理與輔導。如果說人生有一件事可以證明自己是個堅持的人,那就是我現在還在玩神魔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