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花蓮鐵份部落 II - 程曼華

鐵份相對於鄰近的部落屬於小部落,周邊的部落為樂合、高寮人數至少為鐵份的兩倍,鐵份隸屬於玉里鎮東豐里。阿美族人稱此地為Afih,意指米糠。部落裡有少數幾戶客家人,以及兩位新住民,阿美族人數占大部分。過去是由太巴塱和馬太鞍部落遷移到此。約有七成的居民是以務農為主要經濟來源,種植文旦和稻米。

 

部落裡平常很少會見到年輕人,大多都是老人家。因此部落設立文化健康站,在平日早上阿公、阿嬤會到文健站上課,同時也是他們的生活重心。她們經常在早上八點的音樂一放,就會馬上換好衣服出發前往文健站。有一次阿嬤要去裝箱柚子,不能到文健站上課,她很傷心的跟照服員姊姊說抱歉。文健站同時也是我們每天必去的地方,在那裡聽阿嬤分享她的故事。有位阿嬤很有趣,她很會用易開罐拉環製做包包,家裡有許多她的作品。阿嬤嘴裡經常嚼著檳榔,一邊和我們分享她如何使用米酒,她會在米酒裡添加一些藥材。米酒和檳榔是她生活的必備品,早上起床必須先嚼食3顆檳榔,再去刷牙洗臉。阿嬤說她原本一天吃檳榔的量並沒有現在的多,是因為她先生過世後,才增加她自己嚼食檳榔的數量。原來阿嬤吃的不僅僅只是檳榔,而是多了一份對於先生的思念。

DSCN2389.JPG

文健站共有四名照服員加一名廚工姊姊,她們會每周輪流職務,有人到廚房幫忙,有人負責量血壓。有些阿公早上會到文健站量血壓,但卻不會參與文健站的課程活動,他們會依據血壓量測的結果判斷自己能不能到田裡工作。如果血壓正常,阿公就會到田裡耕作,因為部落裡缺少人力能幫他們耕作。文健站每天都有不同的課程,但不變的是每天都會讓阿公、阿嬤做運動,活動他們的筋骨。有時候阿嬤會說她不會,但是手腳不停地跟著做。做手工藝時,阿嬤也會這麼說,需要有人引導她們去製作。她們會站起來到處看看別人做了什麼,便開始發揮自己的創意,大展身手。每個作品都讓人感到驚豔,有著自己的特色。
 

DSC01091_0.JPG

在豐年祭前,部落青年會到鐵份橋搭建瞭望台,向老人家學習如何搭建。瞭望台是守護部落安全的設施,象徵著部落精神。搭建瞭望台那天,我們並不曉得有這項活動。是當天中午偶遇一位大哥,他和我們分享他們下午會在鐵份橋搭建瞭望台,我們可以去看看他們的搭建過程,也可以介紹其他族人讓我們認識。我們在結束文健站的工作後,馬上跑到鐵份橋參與搭建活動。

 

看似簡單的工作卻富含許多技巧,老人家們動作很敏捷,手轉個兩下就已將鐵絲綁緊。青年們很努力在學習這項技術,向老人家討教他們的經驗。老人家一步一步的慢慢教青年如何綁鐵絲。在他們互動中,可以看出青年們很在乎傳承,他們很主動去幫忙老人家,而非被動。看見大家為了部落貢獻自己,無論在外是什麼身份,回到部落就是遵守自己的階級,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階級教會了族人什麼是服從、尊重以及團隊合作,互相幫助彼此,一起搭建瞭望台。即使工作忙碌,仍會回到部落盡自己一份心力。

DSC01122.JPG

阿公阿嬤們告訴我們許多部落回憶,以前山上並非主要種植文旦,而是水稻。後來文旦的價格變好,大家改為種植文旦,現在上山就能看見滿山的文旦。在阿公阿嬤小時候的年代,許多人家中是有飼養豬,他們通常會負責餵養豬,種地瓜葉給牠吃。有時到田裡幫忙農耕,到水渠旁放水讓水能順利流進水田裡,讓水田有足夠的水讓水稻成長茁大。文旦對族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作物,豐年祭過後看見族人們上山又下山,載著一車又一車的柚子回家。我們也到柚子園裡一起採柚子,柚子園很滑,我們還因此摔了好幾跤,褲子留下了好幾條綠色的痕跡,就這樣和鐵份的回憶被我們帶回了屏東。

 

有天晚上戴圓妹阿嬤邀請我們到她們家吃飯,那天我們和阿嬤的兒子聊了許多以前部落的生活。像是家中旁邊的小平房原先是豬圈,後來沒有養豬就將豬圈改為倉庫。山腳下的作物有時會被山豬吃掉,能清楚看見山豬所留下的痕跡。

作者小檔案

程曼華
屏東大學

我是程曼華,就讀於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是一個很害羞的女孩,藉由這次的蹲點讓我更為認識自己,也更加勇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