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南迴土坂部落

組員小檔案

鄭孟佳
政治大學 新聞系
堂堂台中之女,有躁動的靈魂,和對這片土地無處安放的熱愛。敬一杯!我那小小多山的台灣。

楊凱傑
政治大學 新聞學系
如果問我人生只看一部電影,我想我會選Nomadland,嚮往那種無邊際的隨意生活,雖然近期被生活調教成越來規律,因此才想說也許逃離既定人生一陣子,我會有不同形狀。那我就用文字、影像紀錄下這變化吧!
蹲點日誌
2025.07.16
部落文化|Masuvaqu小米收穫祭時
7月15日,土坂部落的小米收穫祭,在一陣熱鬧的鞭炮聲中正式展開!
小米收穫祭,是土坂當地的「過年」,象徵一年的結束與開始。在人間收穫祭的這一天,三家傳統部落領袖—包家(Patjaljinuk)...
2025.07.14
人物誌|從說出自己的文化開始
「想家的時候就回家。」大學畢業後就實踐這句話,並回到土坂的林君文說道。
林君文是現任土坂青年會會長,也是土坂三大家族之一的包家一員。他指出,看見母親作為部落首席巫師堅守土坂文化的樣子,讓從高中...
2025.07.13
部落文化|Masuvaqu小米收穫祭中
隨著收穫季的到來,除了採收小米外,釀製小米酒也是必要的前置作業,對部落而言,在原住民族的傳統生活中,小米酒並非日常生活飲品,而是在祭典上才會使用小米酒祭祀,或是在重要節日拿出來與親朋好友分享。
2025.07.11
部落文化|一束小米 一個部落的縮影
在排灣族,小米收穫祭不僅是一場慶典,更是文化傳承與部落規範的縮影。而其中小米更承載著非凡的意義,其重要性遠超過一般農作物,它深入部落的農事、祭儀、社會規範乃至於生存根基。現今土坂部落仍努力維繫這份珍貴...
2025.07.10
人物誌|青年返鄉的適應之道
談起土坂,社團法人臺東縣南迴健康促進關懷服務協會(以下簡稱南迴協會)總幹事張小雲,毫不猶豫地用了「天堂」二字形容。「是一個放鬆的、就是『很你自己』的地方,我的家鄉土坂一直以來給我的感覺是這樣。」他...
2025.07.8
部落童真引路人
我想童言童語的珍貴之處,在於他們的真實。
今天是我們在方舟教室服務的第一堂課,希望透過孩童視角,由他們帶領我們兩個外來者認識自己的家鄉—土坂部落。
小朋友嘻嘻哈哈的聲音在教室內迴盪將近四個...
2025.07.6
原來「颱風假」是一回事
一早醒來,發現加蓋的住處正跟著窗外雷聲隆隆震動,手機螢幕上跳出土石流警訊,作為在市區長大的孩子,心裡實在慌得很。夥伴倒是一副不擔心的子,他給我看過國姓老家土石流的影片,我懂他為什麼這麼淡定……。...
2025.07.5
人物誌|從台北漂泊到深耕部落
他認為,無論離鄉或返鄉,都同樣是為了讓部落更好,只是途徑不同。
39歲那年,大環境不好,公司縮編,失業。
「年紀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年紀,我也想說離家也很久了,就想要回鄉。」熊大龍說。北漂14年...
2025.07.4
當我們來到陌生部落
過了金崙大橋,再行駛半個小時,佈滿毛蟹雕飾的山壁便映入眼簾。
大溪土坂產業道路上,「毛蟹的故鄉」土坂部落靜靜躺臥在大竹溪畔。
兩個來自台北新聞系的學生,初來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