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花蓮黎明教養院 - 歐孟婷

「用雙眼和手,去感受這片土地的溫度、去傾聽在地的聲音,和社區朋友變成一家人,從在地的角度說出最道地故事,也過程中用新的角度看這個世界、自己。」蹲點台灣的簡章中這樣寫到,這段話不僅是我報名的初衷,更是我期望自己未來能持續做的事。

 

因此,參與蹲點前,我給予自己的目標是期望自己能夠透過社會工作背景、人格特質及經驗,加上藝術教育的眼界,以我們發現美、看見美、欣賞美的能力用於在地社區中。嘗試走出學校、走出舒適圈,實際與人互動,搭建起人、社區、社會的橋梁,讓我們能看見自己所處社會的美好,珍惜他!推廣他!

day15_190905_0010.jpg

也還記得我與夥伴討論著,我們對蹲點的理解與想像。我們寫下了,蹲點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以孩子的高度及眼光來看世界。「在孩子的眼中,大人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很大、很大、很大。」蹲,會使我們放下身段,轉換新的視野。蹲點於社區、機構或是部落,我們希望能夠發現那日常重要的小事,將其放大,讓他人也能看見屬於它的意義,更類推回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現在回想起,有著與原先不一樣的感觸和感動。再次從自己口中讀出來,它少了一份不確定感,多了一份對自己的肯定。一開始寫下的期望,會擔心真的永遠都是遙望,我們可能會做不到。不過,回頭檢視一路以來,看著努力籌備蹲點的我們,以及實際蹲點時忙碌的我們,我想大聲對自己的說:我們真的做到了!

 

在蹲點的過程中,靈感枯竭、身體疲倦是必經之路,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也在這短短的3周看見了自己的可能性。我們能從教保員身上,發現教育的熱忱、看見不同的教學方式、學習對教育的那一份堅持;從與肯納兒互動中,學會真誠、同理,更進一步延伸至珍惜。你可曾想過自己一輩子吃飯、上廁所、洗澡都需要有人協助與教導,又或者是你成為協助者的角色。你會開始如同我們般,發現、重視生活中我們習以為常的小事。珍惜你所擁有的,停止抱怨你所沒有的。我想,若我們沒有踏出我們的舒適圈,我們不會意識到、體會到如此不同的生活樣貌與人生目標。

IMG_5184.jpg

我想做的不僅是踏出舒適圈,更想擴大我的舒適圈。蹲點的結束,不會是學習的終點。自己於花蓮黎明教養院3周的蹲點,每一步都是我為我圈出更大的空間,讓我去摸索、了解,進一步熟悉它。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teve Jobs,2005)你不可能有先見之明,只能有後見之明。你無法妄然否定你所做的每件事情其價值為何。因為,你永遠無法預知你所學習、你所經歷的過程,有朝一日它都可能成為你未來達成另一項目標的養分。所以,讓我們勇敢的為自己畫出更大的舒適圈吧!

作者小檔案

歐孟亭
彰化師範大學

高中在書堆中,發現自己喜歡與人互動。
大學念了社會工作,覺察自己的藝術夢。
研究所讀了藝術教育,確立了自己的教育理想。
希望未來能深耕專業、多方學習,持續發現自己的不同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