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彰化 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 - 呂佩郁

山海之間,愛上土地的理由

※本文照片由Kopf提供

如果說到平靜,我會往海邊走;如果說到敬畏,我會向山裡去。

但在山海之間,所有的波瀾起伏卻是這片平原毫無保留地接納。

  因為疫情的關係,已經迫不得已迎接各式各樣的臨時變動,但直到迎接與我原先想像中的蹲點全然不同的形式,仍然是有些失落的。更失落的是,即便是身為半個網路原住民,但因為只能仰賴二手、三手資料來認識社區,因此也沒辦法快速地上手,畢竟理想中的蹲點更多的是透過五感交流,更加直覺性、更加野性地去探索。

  我們的蹲點社區是彰化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一個不靠山也不靠海的地方,事實上在初期是十分難以想像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甚至覺得是不是找不到鮮明的主題,更是難以有「對!就是它了。」的直覺性想法。直到後來,才發現我自己一直在避免的,是重複、再現家鄉的景象,又或是太過於習慣而無感,逃到一個更加紙醉金迷,快速到無法思考的世界。

  因此,這次的蹲點對我而言,更像是複習與比對,回想自己的過去成長的經歷與環境,比對社區與自身經驗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失去了身體感,恍如掉進了精神時光屋。

  線上蹲點的形式少了生理上、物理性的勞動,同時也少了很多與居民接觸,即便是再弱的連結也無法建立,像是用糖絲將兩端連在一起,看似新奇而有趣,卻在冷卻之後一碰就斷,因而名為「不安」的種子悄悄地種下。

  同時卻因為遠距網路作業的關係,將時間無限期地延長了,時時刻刻都在思考蹲點的方案,如何進行才能夠更順利、是否真正打到了社區痛點、開始進行的機器人要如何讓使用者直覺性地操作、怎麼撰寫才更像是真人聊天等等……,長時間的消耗戰,看不到盡頭,又貌似有一點進度的過程中,老實說真的十分消耗身心,甚至一度太想要看見成果而暴衝,卻失去停損點,不斷地磨損彼此之間的感受,於是我們停下來,重新檢視自己,用一個更加輕鬆地方式前進。

  前期的我們就像是太著急學會打球的初學者,拿起球拍就急著想要對打,找不到對手就對著牆壁狂打猛K,但停下來才發現自己的姿勢錯誤,而搞得全身痠痛。暫停之後,用更加自在的方式前進,彈性的思維果然能夠接收更多的資訊,和社區的討論也迸發更多的火花。

沿著溪走,那回家的路還遠嗎?

  相對於社區已經在當地長年發展,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幫助社區的真的非常有限,即便順利地將設計的服務方案持續交接下去,我們於溪州,或溪州於我們而言,事實上也都僅只是過客。

  意識到之後,同時也察覺自己在蹲點過程中的學習,包含人際上的溝通、對談,技能上從0開始的聊天機器人與InDesign。甚至在蹲點之前,停止了一陣子的寫作,但卻因為蹲點日誌的關係,不再只是零零散散的記錄,而是重回主題性地寫作,而當中更是拓展原先尚未觸及的議題,開始反思自己與土地的關係。

  才發現原來蹲點,就如同是旅行,是透過一個陌生刺激自己早已疲乏的五感,再次認識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而我將要去何處……

 

作者小檔案

呂佩郁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系所目標培養一名小學老師,莫名其妙卻變成魔法師,於是希望把世界快快變好,把自己慢慢變老。

霹靂卡霹靂拉拉,疫情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