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蹲點心得 - 台東卡大地布部落 - 李宜修

佇立於忠孝復興出口的星巴克外,內心一方面對於未知的神秘感感到興奮,一方面基於對異地的陌生而顯得徬徨。 我們和10年前去卡大地布蹲點的學長約了見面,故事就從這裡開始,我對卡大地布的認識漸漸有了雛形。不知道是哪來的既定印象,對於原住民十分排外的這件事我是深信不疑。剛到部落的確沒有受到熱絡的歡迎,但在入境隨俗的心態驅使下,我和羅士鈞拋下手上的攝影機,埋頭工作。7/8,祭典前三天,正是他們整修巴拉冠屋頂的最後趕工日程,在35度的豔陽下,我們聽從青年會會長的指揮,盡我們的微薄之力,填補他們在疫情影響下人員不足的缺口。但說實在的,這三天的修繕工程對我打擊很大,不僅是他們使用器物的技術,對於指揮組織他們也有慎密的安排,有時你完全跟不上他們的腳步,他們的青年雖然年紀比你小,但他們做事情的方式卻比你成熟得多,有時你只能眼巴巴地看著他們工作,感覺你分明就是個外人似的,分明不屬於這裡。

 

DSCF2812.JPG

 

但努力卻有了回報,與身邊的同儕開始有了互動,一起吃飯也不再覺得尷尬;最重要的是,我們獲得認可,進入了巴拉冠。我們加入了法力勝,那是巴拉冠裡年齡最小的一群青年,在部落裡學習,從事勞務,並且服從長輩。有人說法力勝是最辛苦的階級,是部落給我們的一大考驗,雖然我們年齡比法力勝大上許多,但就像我說的,他們其實比我們成熟許多,他們是部落的菁英,是我們學習部落文化的重要橋樑,跟隨著他們的步伐,開始了為期10天的收穫祭旅程。 小米入倉,為祖靈屋換上新的茅草,立達靈厄......,豐年祭的每一天對我來說都無比珍貴,每個儀式與活動的進行都充滿著魔力,等待我們揭開神秘的面紗。雖然常常面帶倦容,但我們沒有錯過任何一天,「一手服務、一手記錄」是這次活動的宗旨,這兩件事相輔相成卻又對立衝突,埋頭工作希望真正融入這裡,但也犧牲了記錄的時間。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精神舞遊街的那兩天,副會長給了我們一道難題:要不要隨著族人著上傳統服遊街,因為遊街的行程十分忙碌緊湊,不可能有多的時間可以讓你拿著相機記錄;但能夠穿上傳統服又是備感榮幸之事,實在讓我們陷入兩難,如何在拍攝與服務之間取得平衡是蹲點的一大課題。

 

DSCF2855.JPG

 

「你不覺得這次進巴拉冠是拜這次疫情所賜嗎,要是發生在去年我們可能連被接納的餘地都沒有吧?」某天的夜裡,我向羅士鈞問到,老實說我內心是脆弱的,我很在意族人是怎麼看待我們。「沒差吧,就努力去做。」他的回答頓時令我感到愧疚,比我堅強多了,我就像個小女生似的老是想東想西。以往祭典前所有的青年都會回到部落,在人手充足的情況下,能進入巴拉冠的機會肯定不大,訪問過青年會長俞璋哥才知道,以往蹲點的學生是不會讓他們進入巴拉冠的,這次是首例。再者,部落也不缺乏紀錄的能力,專業的影像工作者—信宗哥,這次也極力為部落的祭典做紀錄,他的器材與技術不是我們學生能夠比擬的,在部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是我們要好好反思的問題。

 

記得青年會會長俞章哥曾經說到:來這邊不是只是個過客,而是要真正融入這裡,然後找到屬於自己的阿累。有幸進入巴拉冠,獲得意想不到的羈絆,到現在仍然像場夢似的。因為這群阿累的帶領,我們對部落的事物更加熟悉,也認識更多族人,還能夠一起嬉鬧、打球、玩水。十五天的時間,我漸漸習慣有這群人的陪伴,習慣這裡輕鬆自在的步調,習慣到巴拉冠靜靜地看營火燒著。

 

DSCF3398.JPG

 

在知本的最後一天並沒有特別感傷,也許我會因為台北沉悶繁忙的節奏感到厭煩,但我知道知本有那麼一群人,等著我們回家。

作者小檔案

李宜修
國立政治大學

平時興趣多元,打球,游泳,唱歌都滿愛的,也會看看法律,有個投身司法界的夢。

熱愛冒險,希望能運用所學多多記錄這些不斷地從我們身旁悄悄消逝的歷史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