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宜蘭 東岳社區 - 黃詩予
曾經認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卻在現在劃下了句點,這是屬於我們最特別的暑假。
在大二時因為偶然看到的貼文,燃起了我們對於蹲點的熱情,當時的我們想著,能夠結合自己的興趣並且服務社區,那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說,將會是段多具有意義的旅程;但,一眼瞬間,疫情嚴重地持續擴散,導致當年的蹲點計畫暫緩,當時準備了許久的我們嘎然而止,雖然很可惜,但我們也只能選擇接受。沒想到幾個月後我們收到了蹲點重啟的消息,也逐漸開始了這段旅程。
因為我自己的情況相對其他人來說又比較特別,在這學期去國外交換,所以其實雖然一開始行前訓練都是採線上進行,但是也不免擔心後面無法實際面對面進行討論會造成蹲點計畫上的困難,再加上當時我待的國家疫情非常嚴重,因此在過程中又更加艱辛了。
行前訓練時的我們,雖然知道實體蹲點不一定會實行,但我們仍然希望能夠到當地服務,因此計畫上都還是有將實體蹲點納入考量中。
(圖片來源:不打烊體驗文化粉絲專頁)
但是後來的結果我們也知道,疫情又再次爆發,全體改成線上蹲點,雖然接收到這個消息的我們不免感到失落,但是就像我們都聽過的一句話,危機就是轉機,這也成為了我們這次蹲點的特別之處。
透過線上和社區耆老及不打烊公司創辦人的訪談中,除了聽到他們分享的故事之外,也理解到他們的需求,讓我們能夠適時更改蹲點計畫,使計畫更符合他們的訴求之外,也讓我們的蹲點過程增添幾分色彩。其中我認為最難能可貴的,還是與他們的互動過程,即使我們之間相隔兩地,僅能透過一片冷冰冰的螢幕對話,但是在與他們的互動過程中,卻打破了距離的障礙,在與他們的互動中流淌出了暖心的溫度。
(圖片來源:東岳部落文化健康站粉絲專頁)
和他們實際互動以前,曾以為一切都會很困難,尤其是透過線上,我們更無法了解彼此、認識彼此,但在與他們互動之後,有了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也幫我們抓住了地方誌的方向。在創作過程中,也會不時地想到與他們一同聊天的過程,與他們的回憶也成為了我們創作的動力。
距離53公里,說近不近,說遠不遠的距離,即使都在台灣這塊島嶼上,我們卻有著不同的故事,透過這次的蹲點計畫,我們與蹲點社區就像是兩條平行線之中有了交集,在疫情嚴峻的時代裡,我們用自己的方式,相互幫助,就像是彼此的家人一般,譜出屬於我們的樂章。
屬於我們的特別旅程- 2022蹲點計畫
就像前面所說的,這次的蹲點相當特別,利用數位的方式完成了這趟旅程,與我們一開始想像的很不一樣,但是每一個過程都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義,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我們透過自己的方式,走出屬於我們的特別旅程,也留下了珍貴的回憶。
最後想感謝我的夥伴,在這蹲點的過程中,如果只有我一個人,我一定無法做到,所以真的很謝謝她的參與,這一段回憶也一定能成為我們大學生活中最難能可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