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嘉義瑪納有機文化生活促進會 - 徐雅祺

  在來吉社區,剛好有機會聽聽那邊的人演唱古謠,圍著火爐,聽他們唱歌,後來那邊的長輩們開始說故事,說山上的獵人們才會知道的事情,包括打獵的方式,還有很多相當特別的禁忌,例如,獵人出門打獵前,家人送行,絕不能說出:「我煮好熱水等你!」或是「打獵順利!」諸如此類的話,這樣的話代表著人類有著「一定會帶著獵物回來」的認知,而大自然並非人類予取予求的地方,若是在獵場有收穫,是大自然願意給予人類適當的食物,那些食物也是夠吃就好了!不應去奢求更多,因此,對於獵場,人類需抱持感恩之心。

  在獵場中,當自己有獵到獵物時,需在獵到的地方的樹幹上或是樹下,留下一塊獵物,給後來的獵人食用,因為打獵並非一時一刻能完成,在還沒獵到之前,能讓獵人們有一頓溫飽。獵到獵物在回程時,若遇到其他獵人,也會送給對方一小部分的獵物,體現鄒族「分享」與「互助」的特質,打獵雖是為了自家的溫飽,但族群的互助也是相當重要,人本為群體動物,互助才能讓族群代代相傳。長輩們還開玩笑,給別的獵人的分享禮物,可不能太小氣,因為部落裡都會流傳,哪一位獵人很大方或是很小氣之類的話語,聽完我們都笑了!

  從這些禁忌中也讓我們體認,原住民之所以能與大自然共存那麼久,並非沒有原因,他們尊重大自然,盡可能不去影響自然原本的運轉生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取得適量的自然資源,同時也用自身的力量去保護自然,形成一種平衡。長輩也破除了些關於獵場的迷思。有傳言,不能在滿月的時候出門打獵,可能會遇到不幸,或是不利於打獵,一般聯想到,可能是因為會有怪物出現,或是鬼神出沒;事實上是,滿月的時候,月光特別明亮,使得夜晚的獵場比較明亮,雖然有助於獵人的視覺,但同時也讓獵物們看得清獵人的動向,當然對於打獵來說,難度更是提升啦!我們聽完才恍然大悟,又頻頻點頭,長輩們說的內容其實不難理解,但我們卻難以在聽到傳言時,用理性去判斷,破解迷思。這也讓我們感慨,很多時候,流言就是這樣傳開的,不去追求事實的真相,隨波逐流,若是能冷靜下來,用理性角度好好想想,便能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傳言不過以訛傳訛。「流言止於智者」看似簡單,卻難以達成呀!藉這次蹲點機會,深入部落,與當地人聊天、互相交流,增廣見聞,盼我們也能成為「智」者。

  在蹲點時間裡,與部落的人們相處,我們發現最可貴的是—樂於分享與互助的特質,使得人與人之間形成一種良性循環,讓整個部落氛圍和樂融融。互相分享各種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時而相聚,就像那次在火爐旁,長輩與青年們圍成個圈,喝著酒、吃著餅乾,長輩用輕鬆的口吻,將傳統的智慧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作者小檔案

徐雅祺
輔仁大學

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畢業

輔仁大學 影像傳播學系在學

專長與興趣:影像紀錄、旅行、攝影

「日子裡沒有什麼值得期待的,於是創造期待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