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屏東高士部落 - 陳絲彤

高士部落文化健康站

平日早晨的高士部落,青壯年騎著機車、開著車,為了工作往市區出發;小孩子們,參加了暑假課程,早早就到高士國小報到。兩側都是住宅的街道,只有偶爾一、二台機車馳越。看似寧靜、無人的部落,卻在某處悄悄拉開例行活動的序幕。

 

漆藍的水泥地板畫著球場線,靠近內側矗著一座籃框,頭上燈光稍嫌昏暗,但外頭夏日朝陽從綠色網架圍牆鑽入,也照得球場一片通明。這裡是高士部落的集會所,部落常於此舉辦活動,也是青年空閒時練歌練舞的地方;但是,平時最常使用它的,是部落的文化健康站(以下簡稱文健站)。

 

文健站是提供部落老人服務的據點。每周一至五的早上9點到12點,會由照服員帶領老人家們(部落裡稱VUVU)進行活動,中午時共進午餐。

 

聽到一群老人家們的聚會,可能很容易聯想到,一群人坐在輪椅上,可能還插著管,大家圍成一圈打盹,呈現死寂。然而,高士文健站可是恰恰相反。在大家量完脈搏等例行檢查後,照服員和老人家們圍成一個大圈,接著,熱鬧的音樂響起,大家隨著照服員的指示動作,做起老人健康操。能站的人,身子動得賣力;不能站的人,坐在椅上,手仍舊揮舞得特別起勁。時不時還會聽到幾位阿公阿嬤,忘情地哼幾句、吆喝幾聲。

20190802-12(S).jpg

動態的跳操後,是靜態的益智活動:繪畫、算數、小知識分享… …,每天都不一樣。有時,也會讓老人家們用南排灣族語,分享自己的故事,都是很珍貴的傳統記憶。

 

文健站也會不定期地舉辦小活動,請講師授課,像是「構樹山豬」。構樹,是高士最多的樹種,運用當地的樹材,扒取樹皮,用榔頭敲打、延展成薄片狀,最後塑形。過程中,除了訓練老人家們的手部肌肉,也讓他們可以在重複性的動作之餘,聊聊天、抒發心情。

 

接近中午時間,會由順枝vuvu或她的助手,送午餐來集會所。照服員會拿出每個人專用的鋁碗幫大家打飯,誰吃的飯多,誰不吃魚等等,他們都記得一清二楚。雖然是簡單的四菜一湯,大家圍坐,邊吃邊聊,卻也很窩心。吃飽喝足,老人家們零星離去,集會所又會到原本的寧靜。

 

在大家忙碌工作的早晨,集會所是整個部落最有生命力的地方。有老人家們活潑的身影,不時傳來爽朗的笑聲,還有古老的排灣族歌曲。人口逐漸老化的部落,在這一刻卻是年輕的。

作者小檔案

陳絲彤
政治大學

我是來自政大廣告三的陳絲彤,平時活動範圍不外乎大台北地區,這次難得出遠門好幾天,來到屏東山區的高士部落,對於我這個好奇&好動寶寶,是難得的機會。也因為這趟旅行,喜歡上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