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雲林口湖鄉老人福利協進會 - 吳意晴

還記得,第一天來到口湖老人協進會,國良哥的老婆剛好在上美食課,熱騰騰的韓國麵包出爐了,而熱情的大嫂便立刻邀請剛走進大門的我們品嘗這份美味,在這之後,曾經是蹲點學員的儒儒也帶著我們至隔壁的黃昏夜市吃飯,相見不到一小時的我們,他卻慷慨地請了我們這一餐,和他聊起為什麼會來口湖工作,他也告訴我們,因為這裡剛好有工作的職缺,不過對他而言,這裡的美好也許是更強烈的拉力。

 

  之後安祥哥帶我們去參觀他朋友的養雞場,養雞場的兩個主人是在台北讀書時認識的,一個是在地的雲林人,另一個則是台北人,兩個人就這樣一畢業決定來到口湖創業,希望能將所學的實踐在事業上,雖然只是第一次見面,場主卻很大方地向我們介紹養雞場的種種,包括他們改良了哪些地方,還讓我們體驗到抓雞的樂趣,農場裡有看家鵝,我是到了雲林才知道,原來農家會養鵝來看守農場,目的是嚇跑野狗,因為野狗們很喜歡玩雞,場主們也告訴我們在剛開始創建農場時,每天都有許多肉雞被野狗咬死,前前後後大概有六百多隻,聽到這個數字時,真的被嚇了一大跳。

 

  接下來幾天,安祥哥也帶著我們去體驗很多事物,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摸赤嘴仔了,赤嘴仔是一種蛤蜊,因為嘴巴是紅色的,所以被稱為赤嘴仔,我小時候曾經去宜蘭摸蛤仔過,但有了摸赤嘴仔的經驗後,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漁民的生活,在摸赤嘴仔時,要穿上特定的鞋子,才不會陷入泥砂後拔不出鞋子,而且帶我們去摸赤嘴仔的大哥告訴我們,赤嘴仔通常都會鑽到泥沙的較下層,所以要花點時間才能挖到。

摸完赤嘴仔後,全身都是泥巴的我們2.JPG

 

  摸赤嘴仔的大哥相當大方,有一次至他的飲料店消費時,偶爾談起我們正在拍紀錄片的事,他便主動邀約我們去看人家釣魚,說這樣能讓我們拍攝一些好看的畫面,下午三點左右到了釣魚地點後,發現已經有許多人們坐在堤防上釣著魚,大哥說這些人們是從早上就開始釣魚,後來仔細觀察,釣魚這件事似乎相當日常,不是只有漁夫才能釣魚,而是一般的居民也有著釣魚的習慣,在回程的路上也能看見夫妻拿著釣竿在釣魚,安祥哥自己也有許多釣竿,也許是口湖鄉近海,所以這樣的雅趣便成為了他們的日常。

 

  摸赤嘴仔的大哥和他朋友也帶著我們去釣魚,一開始以為是某個海邊,後來才知道他們都各自有一個魚塭,這對於從小在市區長大的我來說,真的是相當不可思議的事情,有一個大哥的魚塭旁甚至有一間小屋,裡頭是他的釣具和裝備,最有趣的是他在小屋後養了母雞,以前只在市場看過尚未被料理過的魚,實際釣魚後才知道原來魚的活動力可以這麼旺盛,除了要有力的收竿,還要有技巧性地將魚脫鉤,在脫鉤的過程中,魚會不斷地掙扎,儘管進入到桶子後,還是會不斷地跳動,有些魚甚至是會跳出桶子外。

第一次釣魚,被魚的活動力嚇到.JPG

  青生活農場的主人大東哥很熱情地邀請我們參加當地和大學生舉辦的赤腳季,活動內容是清底塘,他告訴我們以前的養殖漁業在最後要收尾時,因為要將魚塭裡的水抽乾,底下會有一些小魚小蝦,於是它們便會叫附近的大家一起來清底塘,將這些小魚小蝦抓起來以淨空魚塭,以前的人家又比較節儉,遇到這種機會就會相當踴躍,因為這些抓到的小魚小蝦,都能夠帶回家為晚餐增添菜色。

 

  來到口湖的這十五天,認識到許多屬於靠海城鄉才能認識到的故事,也接收了許多在地人給予我們的大方和熱情,接觸了這麼多人,我們觀察到他們的共通點是儘管是第一次見面,卻不會吝嗇給予他們的關愛,許多在這裡的美好記憶都是認識不久的人們帶給我們的,像是和黃昏市場的老闆聊天不到十分鐘,就要送我們魚吃,帶我們去摸赤嘴仔的大哥,熱情地分享著自己抓到的野蚵,這樣的慷慨也許就是屬於口湖鄉的特質吧。

作者小檔案

吳意晴
輔仁大學

我是吳意晴,輔大社工系二年級,社工不是志工,但我喜歡當志工,因為享受與人交流的那份美好,相信什麼都會改變,但影像能保存這一刻的真實,相信記憶會被淡忘,所以想用文字記錄下這些點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