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桃園永揚社區 - 邱葳

不知道大家對於山的味道熟不熟悉?簡單來說就是泥土(下雨或沒下雨)加上芬多精的產物,安靜不燥熱。而藏在山裡的普勒小姐麵包坊,把山的味道揉進麵包裡,讓忘記自然味道的城裡人終於能夠想起來。

    

在真正嚐過普勒小姐的麵包之前就聽聞不少人的推薦,預定到好幾個月以後才買得到的窯烤麵包,到底有多好吃?我懷著一書包的好奇跟著小慧(里長的女兒)拐進了種滿不知名豆子樹的小斜坡,麵包出爐的正是時候。

   

「窯烤」顧名思義就是將麵包送進手工打造的窯裡面烘焙,近似於冰屋造型的拱狀中心儲存著柴火的餘溫,用更自然的方式替麵包上色。張阿姨用長長的桿子把發酵完全的歐式麵包推到爐子的深處,包著起司、蔓越莓和各種堅果的麵包們列隊站好,等待出爐。

DSC01576.JPG   

麵包烘烤的時間我們喝著張阿姨泡的檸檬紅茶,和她在窯旁邊的桌椅坐著。木製的桌上擺著剛出爐的吐司給我們當作點心,鬆軟輕盈的吐司色澤溫柔,均勻分布的起司塊和果乾為吐司增添風味卻不喧賓奪主。除了小麥的香氣,普勒小姐的麵包吃得出柴火的味道,無負擔卻令人飽足。比起市面上的麵包,這裡的麵包清淡不少,並非平淡無味,而是簡單自然。

    

「為甚麼這家店取名為普勒小姐?」張阿姨說,天上有一個生了七個女兒的星團名為普勒阿德斯,普勒是媽媽的名字而阿德斯則代表爸爸。張阿姨是家裡七仙女的老大,取普勒來紀念媽媽。

    

失去普勒的阿德斯變得孤獨,張阿姨帶著仙女們回到阿德斯的身旁,開啟了麵包坊。一開始的生意很不理想,仙女們沾上了白色的麵粉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發酵和揉麵,聰明的阿德斯為仙女們製窯,他們一起在失敗後重新來過,在爐火的照亮下過了十個盛夏。

  

十年過去了,仙女們用阿德斯搭得窯繼續烤著麵包,用普勒的名字將窯的溫暖送得好遠好遠。張阿姨說:「當初想著要回來陪爸爸,但是沒有發現其實根本不只是我在陪他,他也一直都在照顧著我。」回憶著往事的張阿姨因為窯的高溫而汗流浹背,當他舉起左手拭去額前的汗珠,我不禁猜測他用這個動作擦去過多少眼淚。  DSC02106_0.JPG

很多失去都是為了找回,我不能做到在失去的當下告訴自己沒事的不要難過,但會試著去相信未來不只有失去。我在20歲的夏天前往楊梅尋找普勒阿德斯,吃著土司和軟麵包,在老舊的風扇和年輕的蟬鳴下聽著故事,悲傷卻快樂的故事。

    

離開普勒小姐以後常常想起窯烤麵包的味道和阿德斯先生彎腰澆水的背影,雖然要能夠再嚐到普勒小姐的窯烤麵包要等待好幾個月,直到夏天的影子都見不著,但也並不覺得漫長。

    

普勒和阿德斯會永遠在一起,在每個無雲的晚上、將亮的清晨和仙女們繼續揉製麵包的每一天。

DSC01568.JPG

作者小檔案

邱葳
臺灣師範大學

1999年生、身高150

小時候的願望是可以活過三個世紀

以後希望能夠當個喜歡寫作的家庭主婦,然後有人可以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