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桃園台灣老大人活力發展協會 - 翁可靜

比起長者,我更常接觸到孩子們。

 

在啟程的前一刻,我還在擔心我會不會冷場,或者是會對他們說出一些失敬的話——因為我在家也不會和阿公阿嫲相處。但是我來到這裡後發現,天啊她們也太跳脫出我對銀髮族的想象了吧!愛玩愛笑活力充沛的樣子,和我的刻板印象有很大的落差啊!

 

話說因為負責我們起居飲食的志工姐姐叫做包姐。她真的非常盡職,身為媳婦的她五點半下班之後會匆匆忙忙地趕回去給家人做飯。但是她晚上常常會戴著粉紅色的安全帽,騎著小綿羊回來,在門口大喊「妹妹啊~開門喔~」沒錯,她晚上總會回來看我們是否還安好,交代一下協會裡有什麼晚餐或宵夜可以吃。

IMG20200831090142.jpg

一個團體是否可以發展下去,情感的聯結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一起吃」就是一項很重要的活動,餐桌上真的可以吃出一輩子的感情。上午的課程接近尾聲之時,廚房已經會傳來鏗鏘霹靂的鍋子碰撞聲、大火下蒜的油濺聲混雜在一起。直到最後八九道菜上桌才會驚訝說只有幾個人但怎麼有本事在半小時把這些都做好?一人準備一道,切磋手藝,也是一種交流的方法。

 

餐桌上大部分是客家人的菜,較鹹較香較肥。耕農住山,以勞動為主的客家人大量流汗,必須藉由鹹味好下飯和補充失去的鹽分;勞動量大、時間長卻少葷食,肥膩的食物能有效充饑,提供全身熱量來源。因為我母親也是客家人,所以我倒是覺得有些熟悉的家鄉味。其中幾個志工姐姐在打鬧開玩笑的時候會說客語,其他人就會一直問「在說什麼啊」「剛剛那句是什麼」。她們就會一句一句地翻譯,但是還是用客語溝通,這是一件讓我覺得會心一笑。

 

仿佛在對我們說「即使其他人聽不懂我們在說什麼,可是這就是我們文化的根啊」。

IMG20200826161037.jpg

話說我在桃園的平鎮區的某個協會停駐服務的最後一天,來了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平時都是協助高齡者上經絡課(那個真的是痛到爆)、日語課、使用手機的課程,這天稀奇地來了一個小孩。

 

小二的女孩子長得嬌小可愛,但是她一開口著實讓我和夥伴嚇了一跳。

 

我記得那時候其中一個志工姐姐讓她吃飽飯休息半小時後,讓她開始寫作業,殊不知她躺在地墊上耍賴——「死也不要」「小心我揍你」「用暴力解決事情最快」……我的老天鵝啊,為什麼一個還那麼小的孩子看待世事的眼光已經有那麼大的偏差?

 

後來有志工姐姐和我解釋說那個孩子來自弱勢家庭,家裡的環境就是如此「直來直往」。但是這裡的姐姐們沒有一個對她破口大罵,反而是諄諄善誘地讓她寫作業。

IMG20200827143631.jpg

在這裡我套用教育社會學的理論,分析語言符號有所謂的精密型符號以及限制型符號。簡單而言,精密型的,通常出現在中上階層,他們的對話會用比較細緻、比較精確,能夠表達比較複雜的概念;另外,限制型的,通常是出現在勞工階級,說的話通常比較直接,比較直白,就是草根的語言,庶民的語言。正所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可以看得出來,家庭的環境,對於一個人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為什麼人的思考方式有些非常表面,有些可以深入要領,這就是家庭給予陪伴不同。但是這個協會卻在嘗試彌補這些小朋友缺失的陪伴。有可能志工姐姐的教育程度不高,但是她們願意用真心去對待,用時間去照顧他們,愛惜她們,我覺得這是很難得可貴的。

作者小檔案

翁可靜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我是可靜,希望在大家看不到的細微角落中架上我的雙眼和語言,去慢慢咀嚼那裡的生活和文化,我喜歡故事,更喜歡創作。希望能身體力行地體驗生活,從在地的角度說出最道地的社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