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屏東 大光社區 - 鄭語綸

  說到屏東大光社區,相信大家應該無法馬上聯想社區究竟是位在哪兒,但提到後壁湖,就不可能不知道了,後壁湖可以說是頂港有名聲,下港上出名。不過想到大光社區或後壁湖,還會想到什麼呢?生魚片、遊艇、SUP⋯⋯等等,在這些對大光社區的既定印象外,我想藉由此機會分享實際走訪大光兩天一夜的收穫,瞭解社區居民們的故事,還有社區不為外界所知的事。

 

大家印象裡會出現的後壁湖遊艇港(圖/鄭語綸)

 

▋ 傳統漁業正沒落,政府輔導轉型觀光旅遊業是否真的幫助漁民?

  來到大光社區的第一天,便聽著大光社區發展協會邱政均總幹事說著大光社區傳統漁業面臨的現況,甚至可能是全臺灣傳統漁業的現況。邱總幹事說道,傳統漁業正在沒落,造就這樣結果的原因有(1)政府設立許多規範限制可捕撈漁獲的海域,使得漁民能從事捕魚的場域縮減。(2)漁民們正面臨年紀逐漸變大、慢慢衰頹的狀況,再加上後代多不願意接手,使得從事漁業人口減少,進而影響傳統捕魚獵法的消失,如大光社區引以為傲的「鏢旗魚」。雖然政府相關單位表示能協助傳統漁業轉行為觀光旅遊業,但轉行真的這麼容易嗎?從事漁業好幾十年的漁民們,能一夕之間就開始從事觀光旅遊業嗎?相信這中間還需要付出很多心力吧!再者,並不是每位漁民都能大方又專業地向旅客說明遊程,考量專業度、個性等問題,或許比起給予這樣的轉行建議,在面對產業衰頹、傳統文化消失的社會結構性問題下,政府能否有更好的方法,促進漁業持續發展或提供更多轉行上的協助。

 

以觀光介紹保留鏢魚傳統漁獵方式(圖/鄭語綸、朱啓光導演)

 

▋ 身為人類的我們,在享受這片土地的同時,是否也要反思對環境的災害?

  第一天晚上用過晚餐後,便跟著賞惠姐來到社區發展協會平時帶遊客參與潮間帶生態旅遊的海灘,進入海灘前,即可見到一條很大很大的排水溝,賞惠姐說那是第三核能發電廠的出水口,用來排放核電廠抽取海水降溫後的較高溫海水,雖然不會接觸到核輻射,但總覺得核電廠距離美麗的海岸是如此地近,不禁認為身而為人的我們真的虧欠大自然太多太多了... ... 但我們能完全不依靠核電廠發電嗎?雖然臺灣用電最大宗非民生用電,而是產業用電,但遇到缺電問題時,總是先從民生用電限制著手,或許臺灣的產業們應肩負更多責任,為保護孕育我們的土地更盡一份心力,而不僅是賺了飽飽的錢,卻對環境造成如此負面的外部成本。接著跟上賞惠姐的腳步朝海岸走去,雖然天色很暗又漲潮,無法親眼看見潮間帶,但聽著賞惠姐介紹海洋生物與珊瑚礁,仍是很感動,真心覺得好好愛護海洋是我們的使命。賞惠姐撿起一個好大的珊瑚礁石,俗名為五爪貝,賞惠姐說道,很多人會趁著潛水時,基於好奇心,將五爪貝從海裡帶上來,基本上被帶上來的五爪貝完全無法存活,也無法依靠人工繁殖再生,在感受海洋帶給我們的樂趣時,是否能更有保護意識地不破壞大自然呢?

 

中洲沙灘淨灘(圖/朱啓光導演)

兼具潮間帶生態旅遊導覽員與月琴老師的姊姊們,甚至正傳唱恆春在地名謠(圖/鄭語綸)

賞惠姐夜間潮間帶講解(圖/朱啓光導演)

可以清晰看見第三核能發電廠(圖/鄭語綸)

 

  最後,在這兩天的參與、觀察下,發覺大光社區其實不像臺灣其他鄉村面臨青年大量流失情形,反而有很多青年在大光社區從事觀光旅遊業,若青年們願意與當地社區串起更多連結,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回饋土地與社區,或許對我們的社會是種正向循環的能量,這是身為青年的我們需要肩負的責任。

 

我與中洲沙灘合影(圖/郭品君)

作者小檔案

鄭語綸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古靈精怪的水瓶女孩,充滿天馬行空的想法,喜歡探索與挑戰全新事物、感受社會的脈動,曾因為總掛著笑容,被系主任說:「語綸總是笑笑的,也能拿書卷獎嗎?」最喜歡的東西是老舊建築、火鍋和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