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在地故事:嘉義 山美社區 - 黃楷蓁

在地故事

學生姓名:黃楷蓁 / 蹲點社區:嘉義山美社區

 

要說在地故事……其實我們沒有實際到山美社區去蹲點,然而我也在採訪過程中,間接聽說了一些暖心的小故事。

像是我在採訪聯絡窗口孝美老師時,她就提到她從部落教室創立至今都一直在服務著,現在也在規劃文化課程、不定期的更新FB社團。當初她加入的動機是自己的孩子也在學齡期,順便一起照顧,如今10年過去了,她的孩子已經長大,但她依舊留在部落教室服務,我認為這樣對社區的凝聚感以及願意付出的心,是非常令人動容的。

她也提及了族語課程推動的困難,像是過去有些家長會希望孩子花更多時間學習英文,將來才會有比較多的競爭力。我從這樣的現象觀察到了整個現行社會的通病:過度重視「國際競爭力」,而忽略了本身文化與在地的力量。但值得慶幸的是,孝美老師分享,在他們10年的長期耕耘下,現在家長們已經慢慢接受族語及文化課程。這個部份我也有聽到Mo’o E’ucna董事長分享類似的觀點,由於原住民在台灣早期政治上受到較多歧視與不平等對待,許多族人出走部落、也逐漸淡化對族群的認同,或是「不敢」彰顯自己的原住民身分。時至今日,多元族群與轉型正義的觀念讓台灣社會變得更加進步,而原住民族也較能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找回自己原有的身分、自己的名字,以及自己的語言。

Mo’o E’ucna現在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的董事長,也是部落教室的創始人之一,即使飛黃騰達也不忘初衷,依舊會於假日回到部落,與族人們互動、交流。在採訪時,Mo’o大哥說了一句讓我到現在都還銘記在心的一句話:「我希望族人們能在自己的部落,說自己的話。」在過去,我並不特別認為語言有什麼特殊的力量,在製作數位教材時也是當作在製作一種外文講義。然而聽到這句話,我才發現原來真的有一群人對於自身的文化如此認同與驕傲,但他們卻必須比我們漢人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夠避免文化流失,這是多麼殘酷的環境啊!在所有人積極地向外出走時,他們更注重本地的文化、語言、生活方式,這讓我看見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或許我們,只需要好好經營家鄉就好了呢?這是在蹲點過程中帶給我意外的收穫,也讓我理解了為何部落教室對於山美社區是如此重要的一個存在。它不僅僅是一個課後輔導的中心,更重要的是,它是族人們可以集結的所在,可以大談族語的場域,可以凝聚鄒族、凝聚當地的一個重要場所。

我是如此相信部落教室的重要性的。從線上交流的圖畫課程中,我也在孩子們的圖畫中看見了他們對社區的認同:有人繪製了鄒族的神話故事、有人畫下了達娜伊谷的美麗山水,還有人畫了部落教室的大門口。從他們給予的圖畫和文字中,我能讀到滿溢出來一個訊息,那就是:「我愛這個社區!」

這是我在蹲點過程中,看見山美的一小部分。期許未來實地走訪後,我會認識更多面向的山美部落、認識更多的山美居民,一同見證他們所熱愛的家!

作者小檔案

黃楷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想盡微薄之力,替社區記錄下吉光片羽 ꒰ ˆ ॢ꒵ ॢ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