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點心得 - 嘉義東過社區 - 孫瑜彣
其實我很開心可以以第一組蹲點學生的身分來到東過社區,不僅對彼此來說都是很特別的存在,我更慶幸能參與他們努力建構社區的過程。過了多年以後再回頭看,我會很驕傲地說我曾是東過社區的一份子。
出發前我最擔心的就是如何和當地居民變熟,因為我本身的個性不太擅長社交,而這次又必須在短時間內和一群人認識,對我而言是很大的挑戰。但社區的長輩們真的對我們很好,從第一次見面就很熱情的和我們聊天,完全不把我們當外人,我們也就自然而然了融入當地的生活。
社區裡的一天其實很單純,早上大家到關懷據點參加活動、結束後一起用午飯、下午各自回家、晚上七八點就休息了。其中最讓人不捨的是,就像台灣大部分的鄉下村落一樣,東過村也是一個高齡化的社區,且長輩們大多一個人居住在非常寬敞的房子裡。我很難想像如果我每天都是一個人過生活會是什麼感覺,但這裡就是他們的家,是他們熟悉的故鄉,也不是說要離開就能離開的。幸好在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之下讓大家有了歸屬。每天透過鏡頭跟在大家屁股後記錄每天的日常,可以感受到長輩們的喜悅與對地方的認同感,我相信這個場域和體系從無到有、到現今完全融入居民的生活背後一定有著許多人的支持和付出,同時也被大家珍惜著。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在一個周末確定好了影片架構以及需要補拍攝的畫面後,訪問了兩位社區志工的那一天。我必須承認在訪談以前,我以為大家都只是單純熱心的人,看社區有什麼需要協助的就盡力去幫忙,但我完全小看他們了。在與施老師和蘇伯伯的口中,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他們對於東過社區的所有強烈情感,包括面對人口外流及老化的悲痛、對於未來的期許抱負、還有一心為此地著想的赤子之心。雖然並不是所有訪談片段都有放進正式紀錄片,但我非常慶幸自己有和這麼多優秀的志工聊天,不僅能夠看見他們平時不曾見過真情流露的一面,也更能理解這個社區為甚麼能成功。
最後想談談在蹲點期間最令我印象深刻感觸也最深的事情。在某天下午我們到昭志阿嬤家,聊到為甚麼社區的大家都對我們這麼好,她答道:「你若是對別人好,人家自然就會對你好。」聽到這句話的我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因為在出發前我們真的很擔心沒辦法深入人心,畢竟別人完全沒有義務接納你甚至對你好,但老實說我們也是付出了真心在對待來到社區的每一件事;如果換一個角度想,應該很少人會故意不理會對自己好的人。在阿嬤說出這句話的同時,也很開心自己的用心有被感受到,更重要的是自己困惑很久的問題被輕鬆的解答了,且這個道理是如此簡單,也許在長大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把事情複雜化,忘記了其實這個世界並沒有那麼複雜。
在東過的十七天大家給我上了好多課,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為這樣簡單又溫暖的存在。